皇帝廿四年,戊戌秋八月。
其旬有三日,国乃有大罚。
我时官西曹,滥膺折狱职。
日抱城旦书,上取司寇谳。
是日天向午,旅进缀班列。
济济白云亭,冠盖正窸窣。
突来高车客,并肩趋上谒。
密语人不闻,掉头即揖别。
众僚先屏退,行迟独居末。
似传中旨至,满堂气惨慄。
处分要异常,举动何仓卒。
私心妄惴惴,口语互藉藉。
或言事虑囚,或言行伏阙。
事在三日前,圣主下天綍。
归政东朝廷,新进官悉夺。
东海大鳗鱼,早惊金钩脱。
深宫含盛怒,钩党穷诛灭。
罪甚八司马,一一付缧绁。
众论方快心,有识甘卷舌。
外间喧噪声,禁旅杂街卒。
传呼丞相来,肩舆两飘忽。
入门坐堂皇,须张面凛铁。
趣召主者至,连缚六人出。
敕旨星火催,决不待时毕。
狱吏走且僵,伍伯整巾袜。
须臾各就缚,衣冠尚綷䌨。
峨峨四新参,入朝三旬劣。
辄思大厦扶,竟触天柱折。
其一职监察,抗疏气郁勃。
同官侧目久,飞语相诋讦。
更有粤布衣,未膺簪与绂。
壮志不一伸,连坐太突兀。
我时迫近前,木立若朽质。
故人乃面之,颜忸心忉怛。
传诏官人来,天宪口为述。
尔等悉逆党,左右皆曰杀。
跪听宣读毕,臣当伏斧锧。
林君最年少,含笑口微吷。
谭子气未降,馀怒冲冠发。
二杨默无言,俯仰但蹙额。
刘子木讷人,忽发大声诘。
何时定爰书,何人为告密。
朝无来俊臣,安得反是实。
抗辩语未终,群隶竞牵捽。
但闻官人言,汝去不得活。
相将赴西市,生死此决绝。
扬扬如平常,目送肠内热。
步骑夹道拥,闉阇车填咽。
丞相亲莅刑,事与往昔别。
并有覆巢惧,妻孥不敢诀。
引领就白刃,夏侯色可匹。
携手入黄泉,夕阳照碧血。
今日身横尸,前朝语造膝。
幸赖乔公贤,为收无家骨。
吏人讫事返,流涕向我说。
役卒呈数纸,云是狱中笔。
我时但悯默,反覆难终阅。
人生遂到此,顷刻化异物。
仰见天上月,照人倍萧瑟。
徒步归寓庐,入门忘饥渴。
家人怪我状,疑是感夙疾。
约撮告之知,相
戊戌纪事八十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戌纪事八十韵》是清代诗人唐烜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波和社会动荡。这首诗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混乱,还通过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诗中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朝政变动场景,皇帝突然下达大罚令,导致官员们措手不及。这种突如其来的政治变故,使得诗人不得不面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变化,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中通过对朝廷内部不同势力的描绘,展示了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高车客的到来、丞相的被召见等情节,都暗示了朝政中的阴谋诡计和权谋之争,反映出当时官场的复杂性和腐败程度。
诗中还通过描述狱中的囚犯和刑场上的情景,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苦难。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反映,也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通过描述狱中囚犯的处境和被执行的刑罚,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和对不义行为的谴责。这种对于法律和道德的坚持,反映了诗人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戊戌纪事八十韵》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记录。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情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个动荡时代的风云变幻。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关注历史,反思现实,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