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闲剔暗心惊,夫婿天涯尚戍征。
怕见陌头新柳色,偏闻枝上晓莺声。
鸳鸯欲绣愁先结,蝴蝶贪看梦未成。
莫再相思红豆种,红颜强半误多情。
犹贤社分咏得春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犹贤社分咏得春闺》是清末近现代诗人夏子麟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远行夫婿的牵挂和对春天美景的感怀。夏子麟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在诗的开头部分,“灯花閒剔暗心惊”,诗人通过描写灯花轻轻摇曳的情景,引出了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这样的开头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夫婿天涯尚戍征”,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夫婿远离家乡,正在边疆戍守,这种场景让诗人感到深深的牵挂和无奈。
诗人转向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怕见陌头新柳色”,描述了诗人对于陌头新绿柳色的陌生与畏惧。这种对比强烈的视觉体验,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偏闻枝上晓莺声”,则转而捕捉到了枝头上小鸟的歌唱,这一细节虽然显得微不足道,但却给诗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
“鸳鸯欲绣愁先结,蝴蝶贪看梦未成”,以鸳鸯和蝴蝶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鸳鸯本应相依相伴,但因愁绪而无法共舞;蝴蝶本应追逐梦想,却因贪恋美景而不能成眠。这些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苦闷。
《犹贤社分咏得春闺》作为夏子麟的代表作,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还通过细腻入微的景物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美学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