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仲恕南归

浮生出处久茫然,卅载因依信夙缘。
作恶无如垂老别,重逢空说洗兵年。
伶仃幕上惊秋燕,凄切桥头听杜鹃。
我已无家同断梗,烟波还羡五湖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孙桐的《送陈仲恕南归》是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情感与对未来重逢的期盼的古诗。夏孙桐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感慨,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诗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送陈仲恕南归》创作于民国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和不确定。夏孙桐作为晚清时期的进士,曾担任湖州、杭州知府等职,后因故退隐,晚年再次进入政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2. 诗歌原文及翻译:全诗如下:浮生出处久茫然,卅载因依信夙缘。作恶无如垂老别,重逢空说洗兵年。伶仃幕上惊秋燕,凄切桥头听杜鹃。我已无家同断梗,烟波还羡五湖船。

译文:人生的旅程总是显得那么迷茫而遥远,三十年来我始终遵循着内心的夙愿和信念前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终将面临一次告别。即使这样,我们仍只能在重逢时谈论过去的岁月,那些洗去兵尘的年华。秋天的燕子在空旷的帐篷上空飞过,让人感到凄凉;在桥头,杜鹃鸟的叫声更加悲切。我已经没有了家园,就像断了线的断梗一样飘泊,但我也羡慕那五湖之船的自由与自在。

  1. 诗歌赏析:夏孙桐通过“浮生出处久茫然”开篇,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卅载因依信夙缘”则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因缘。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让诗人在离别时感到无比的不舍。最后两句“伶仃幕上惊秋燕,凄切桥头听杜鹃”,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加深了诗歌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送陈仲恕南归》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的深刻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夏孙桐文学创作的代表,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