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上诸山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孙桐的《望江上诸山》并非南北朝时期的一首诗,而是清代诗人的作品。夏孙桐是清末民初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望江上诸山》是夏孙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沿岸的自然景观,如“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等句子,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夏孙桐曾在湖州、杭州任职,亲眼见证了这些地方的自然美景,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诗句“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社会动荡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对家乡的自然美景依然存在感到欣慰,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

这首诗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等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望江上诸山》作为夏孙桐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示了他在诗歌领域的才华和成就。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望江上诸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展现了夏孙桐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夏孙桐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