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
【注释】
望江上诸山:指登上黄鹤楼眺望长江两岸的群山。
一山崛起一山伏:形容山势起伏,连绵不断。
三十三山都在目:形容诗人登临黄鹤楼远眺时,眼前的长江两岸有三十多座山峰。
春申之渊延陵碑: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春申)的坟墓和墓碑。
太行恒岳思跻巅:指登临黄鹤楼远眺时,心中想攀登太行山脉和恒山,以期达到顶峰。
今来故乡览山水:指诗人回到家乡后,游览了长江两岸的山水美景。
沧桑经世乱:指历史上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风景换:指由于战争等原因,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发生了巨大变化。
浮远亭空起暮烟:指诗人站在浮远亭中,望着天空中升起的暮色烟雾。
秦望峰青迷古观:指诗人登上秦望山,俯瞰着古老的寺庙和塔影,景色如诗如画。
望气郁郁复苍苍:指诗人远眺长江两岸,感受到大自然的气势磅礴,郁郁苍苍。
江岸巉岩江水长:指江岸边的岩石嶙峋,江水奔腾不息。
不信此中竟寂寞:诗人不相信长江两岸的自然景观已经变得寂静无声,因为这里曾经是繁华之地。
百年人物成天荒:指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这里的人和事已经成为永恒的记忆,无法挽回。
鹅鼻湾前怒涛怒:指黄鹤楼附近的鹅鼻湾,江面上波涛汹涌,如同愤怒的巨龙。
天险金汤国恃固:指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险要,如同坚固的城池,为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
莫使千秋吊古人:不要让后人为古人的历史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贡献永远值得铭记。
徒向江头眺云树:只能站在江边眺望那些飘渺的云彩和树木,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上黄鹤楼远眺长江两岸的群山后所作,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联“一山崛起一山伏”,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山势起伏,连绵不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颔联“三十三山都在目”,进一步扩展了对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长江画卷之中。诗人通过这一描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颈联“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则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坟墓和墓碑的描写,以及对其墓志铭“千古风流耀江簏”的解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描绘,引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和“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这些诗句,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以及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的赞美、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