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郭门春事浅,远山残雪不能醒。
马行夕月坛边隐,柳近高梁河上青。
乾野风沙常旋旋,春人旅鬓对星星。
嗒然置我无生境,樾下午阴闻铎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二月郭门春事浅,远山残雪不能醒。
注解: 郭门:指城郭之门。春事:春天的景物或活动。浅:形容春日景色不浓重,不热闹。残雪:未消融的积雪。不能醒:未能使人心绪振奋。
赏析: “郭门”指的是城市城门,通常象征着城市的喧嚣与复杂。在“二月”这个季节里,城市的繁华似乎还未完全苏醒。“远山残雪”则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但远山仍披着皑皑白雪的景象。这里的“残雪”意味着冬天的余韵仍在,而春天的气息还未曾完全渗透。
马行夕月坛边隐,柳近高梁河上青。
注解: 马行:马儿行走。夕月坛:傍晚时分,人们在此举行祭月仪式的地方。隐:隐蔽、隐藏。柳近:柳树靠近。高梁河:一条河流,这里特指高高的桥梁。青:形容柳枝的绿色。
赏析: 随着夕阳西下,马儿缓缓地在月光下的祭坛旁停下。这里的“马行”可能暗示着一种宁静或沉思的氛围,而“夕月坛边隐”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来临前的静谧。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河岸上的垂柳。这些柳条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高梁河上青”中的“青”字不仅点明了柳叶的颜色,也传达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乾野风沙常旋旋,春人旅鬓对星星。
注解: 乾野:干燥的田野。风沙常旋旋:形容风吹过田野时沙石飞扬,形成了阵阵旋风。春人:即春天的人,指诗人自己。旅鬓对星星:旅行者的头发因风沙变得凌乱,眼中闪烁着星星般的亮点。
赏析: 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他自己的旅行经历,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感受。这里的“乾野风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而“常旋旋”则强调了风沙的强劲和不可预测性。诗人用“春人旅鬓对星星”来形容自己因风沙而显得憔悴的形象,同时,他眼中反射出星光,又带有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嗒然置我无生境,樾下午阴闻铎铃。
注解: 嗒然:形容心境的平静或失落。无生境:没有生命的环境。樾(yuè):树木遮阴的地方。
赏析: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某种超脱或淡泊态度。在这里,“嗒然置我”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可能是对名利、得失的一种超越。而“无生境”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中的“樾下午阴闻铎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铎铃声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象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