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岁两番萧寺酒,怀人一卷桂林诗。
遥簪碧玉春犹梦,画烛红屏晓未移。
老去篇章增跌宕,闲中岁月耐将持。
宣南掌故槐龙记,付与他年话鬓丝。
【注释】:
- 同邑谢方山观察题槐寺祭诗图:同乡的谢方山观察官在槐寺祭奠。
- 饯岁:即送别,岁,指年头。
- 萧寺酒:指送别的酒。
- 怀人一卷桂林诗:指思念家乡的人的诗。桂林,广西省名。
- 遥簪碧玉春犹梦:远望着插着绿玉的春花像春天的梦。
- 画烛红屏晓未移:画着红烛和红屏,早晨还未被移动。
- 老去篇章增跌宕:年纪大了,文章更加丰富多变。
- 宣南掌故槐龙记:宣南是北京的地名,槐龙记录了有关槐树的历史。
- 付与他年话鬓丝:把这件事交给他年再谈论吧。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为同邑谢方山观察官写的《题槐寺祭诗图》所作。全诗以“赠”为纲,分四层意思展开,每一层都紧扣一个关键词,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点出主题。
首联起笔不凡,“饯岁两番萧寺酒”,诗人与友人一起在萧寺送别,饮酒畅谈。“萧寺”,是佛门清静之地,也是送别之所,可见两人关系之好。“怀人一卷桂林诗”,这一句是说,诗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怀念家乡之情更浓了;“一卷桂林诗”说明他正在写诗,而写诗的内容就是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两句用典,“遥簪碧玉春犹梦”,遥望插着绿玉的花枝,就像春天的梦境。这里的“碧玉”指的是梅花,而“绿玉”则是指梅花的枝干。“画烛红屏晓未移”,画着红烛和红屏风,早晨还未被移动,这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但画面中的人物却无法看到。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送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颈联两句用典,“老去篇章增跌宕,闲中岁月耐将持”,年纪越大,文章越丰富多变。这里的“老去”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年岁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他也更加注重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成熟和完善。
尾联两句用典,“宣南掌故槐龙记,付与他年话鬓丝”,宣南是指北京的地名,这里代指京城。槐龙则是关于槐树的典故,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付与他年话鬓丝”,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留给他年以后再谈论吧。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爱和祝福。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之作,诗人通过送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全诗以“赠”为纲,分四层意思展开,每一层都紧扣一个关键词,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点出主题。这种写法使得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层次更加分明同时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