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眺

别梦伶俜感絮飞,行吟间付野蔷薇。
山回平楚春阴散,水抱孤村晚渡稀。
向浦蛙声催月上,投林鸦影拥云归。
天涯故旧长相忆,遍倚东风望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福州晚眺》是清代诗人林用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福州的深情怀念。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林用霖,字亨父,泰顺人,诸生,官霞浦典史。他的生平和仕途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时代背景:清朝时期,福州作为福建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城市风貌和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注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林用霖写下了这首《福州城楼晚眺感作》,以表达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1. 诗歌内容
  • 独立揽晴空,南疆此最雄:诗人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南方的海角显得尤为雄伟壮丽。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福州地理位置的独特认识和赞美之情。
  • 波涛烟树外,城郭夕阳中:诗人的视线从高空逐渐移向远方,看到了波涛与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以及夕阳下的城市轮廓。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和城市风光的热爱。
  • 碧海渺何极,白云望不穷:在广阔的视野中,诗人看到碧绿的海洋延伸到地平线尽头,而天空中的白云则似乎没有尽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向往和敬畏之情。
  • 八州收鼓角,间数寺楼钟:在福州这座古城中,诗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他看到了八州的鼓角声回荡在空中,偶尔还能听到几座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这不仅展示了福州的历史底蕴,也反映了诗人对这座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福州晚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福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语言精炼:诗人运用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景象凝练成诗句,使读者能够轻松地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阔的景色,也有细微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视野,又有深刻的内涵。
  1. 文化意义
  • 传承历史文化:福州晚眺不仅是一首反映福州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对福州历史和文化的一次传承与弘扬。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这片土地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
  • 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对家乡的深情吟咏,林用霖的作品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让人们对家乡产生更深的感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福州晚眺》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乡深情的诗篇,也是对福州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的一次生动展示。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