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昆山

双桡乘激浪,一叶趁轻风。
塔立斜阳外,山移薄霭中。
钟声遥出寺,树影暮浮空。
胜地知多少,登临兴未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过昆山》是清代诗人唐鉴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对这首诗歌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鉴,字鲁南,号石屏,清代文学家、书法家。《舟过昆山》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双桡乘激浪,一叶趁轻风。
    塔立斜阳外,山移薄霭中。
    钟声遥出寺,树影暮浮空。
    胜地知多少,登临兴未穷。

  2. 诗歌解读

  • 双桡乘激浪,一叶趁轻风:描绘了一幅船在激流中乘风破浪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航行的艰难与自由。
  • 塔立斜阳外,山移薄霭中:以塔为背景,勾勒出夕阳下的景色,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钟声遥出寺:点出了寺庙的位置,钟声在远处飘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感觉。
  • 树影暮浮空:树木的影子在傍晚时分浮现在天空之中,形成一种静谧的美。
  • 胜地知多少,登临兴未穷: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赞叹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尽向往。

唐鉴的《舟过昆山》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