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捧檄渡瀛堧,风物台阳别有天。
面海背山成泽国,高陂低岸遍腴田。
风淳俗是觚初破,吏拙官同磨在旋。
三载簿书劳梦寐,搴帘卧理愧前贤。
秩满留别台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秩满留别台阳》是清代诗人夏瑚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任期结束离别台阳时的复杂情感。下面将从诗的原文、作者信息、作品赏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 原文内容
- 第一首:“兢兢捧檄渡瀛堧,风物台阳别有天。”描述了作者在任期开始时满怀信心地踏上旅程,期望能够为台阳带去新的气象。
- 第二首:“面海背山成泽国,高陂低岸遍腴田。”描绘了台阳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既有山也有海,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肥沃的土地。
- 第三首:“风淳俗是觚初破,吏拙官同磨在旋。”反映了当地风俗淳朴,官员们勤勉努力,但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官场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的认识。
- 作者背景
- 作者简介:夏瑚,清代诗人,其创作风格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矛盾。
- 生平概述:夏瑚生活在清代中期的文人群体中,其诗歌多关注政治、民生等问题,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表达作者的情感。通过对台阳自然风光和社会现状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 历史意义:作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秩满留别台阳》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清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和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的创作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 个人经历:夏瑚的个人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变迁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位官员或文人,他可能亲身经历了官场的种种挑战和变化,这些体验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 思想内容
- 政治态度:通过描写官场中的某些现象,诗人表达了对清正廉洁的政治风气的追求,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 社会观察:诗人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的差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夏瑚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准确而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 主题丰富:除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外,还涉及了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的广泛兴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秩满留别台阳》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离别台阳情感的诗歌,也是一篇记录清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