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炎炎暑,还依漠漠阴。
凉飔荷渚近,清响竹林深。
蚓笛参差奏,鱼鳞隐约沈。
静观原自得,坐久豁幽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耐炎炎暑,还依漠漠阴。
凉飔荷渚近,清响竹林深。
蚓笛参差奏,鱼鳞隐约沈。
静观原自得,坐久豁幽襟。
《适园避暑作》赏析
徐咸安的《适园避暑作》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炎之下,寻找一处清凉之地避暑的古诗,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以清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夏日傍晚景象,诗人不耐于炎炎暑气,于是选择在荷香四溢的小湖附近寻找一片凉爽,凉风习习,吹过荷塘,带来阵阵凉意,而竹林深处传来的笛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诗中“蚓笛参差奏”与“鱼鳞隐约沈”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夏夜微风中竹笛的声音,以及水面上鱼鳞般波纹的倒影。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尾句“静观原自得,坐久豁幽襟”,更是点明了诗人在欣赏这宁静夜晚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心境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中的求凉心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自然的恩赐。
《适园避暑作》不仅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古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徐咸安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