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西风梦不成,乡心横似乱云生。
天涯总为伤贫贱,陌路谁堪托死生。
小院夜阑闻落叶,破窗凉紧逼长檠。
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络纬声。
长安秋兴寄伯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一》是清代诗人孙廷璋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秋天的长安街头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开篇以“一枕西风梦不成”起兴,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难以入睡的情景。这种场景设置,既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接着,“乡心横似乱云生”一句,诗人将家乡的思念之情比作天空中的乱云,形象地表达了他心中无法平静的乡愁。
“天涯总为伤贫贱”,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悲叹。在他看来,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这使他对生活感到失望和沮丧。同时,“陌路谁堪托死生”一句,则表达了他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谁又能真正理解和支持彼此呢?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感。
“小院夜阑闻落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萧瑟的场景。诗人独自坐在小院中,听着窗外落叶的声音,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种场景使得诗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孤寂和无助。
整首诗以“自怜作客曾非惯,凄绝中宵”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他感叹自己曾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现在却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郁气息。
《长安秋兴寄伯兄·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现实背景和文化风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