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居乞得著书身,潘岳才华粲若春。
家有老苏传述作,诗如狂李感星辰。
凤池一昔工裁诏,马磨如今苦给贫。
嶰竹终难淇水老,周家方自责伶伦。
答潘辛芝舍人见赠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潘辛芝舍人见赠次韵》是清代孙廷璋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潘辛芝舍人的赞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孙廷璋(1825–1866)是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的人,字仲嘉,一字莲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这首诗中,孙廷璋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对潘辛芝舍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的开头“间居乞得著书身,潘岳才华粲若春”,表达了诗人闲暇时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状态。这里用“潘岳”指代才华出众的人物,意在表达潘辛芝舍人如同古代文学巨匠潘岳那样,有着非凡的文才和才华。接着,“家有老苏传述作,诗如狂李感星辰”,描绘了诗人对前辈作家老苏(苏轼)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灵感激发,仿佛与天上星辰相呼应。
“凤池一昔工裁诏,马磨如今苦给贫”,反映了诗人曾经在朝廷担任要职,但因为政治斗争而陷入困境,生活困顿。这里的“凤池”指的是高贵的地方,“工裁诏”则意味着能够熟练地起草诏书。而“马磨”则可能是指磨砺自己的才华,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嶰竹终难淇水老,周家方自责伶伦”,则是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感悟,表达了虽然才华横溢,但仍需不断学习和磨练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答潘辛芝舍人见赠次韵》不仅是一首赞美文学艺术的佳作,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潘辛芝舍人及其作品的赞美,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过去文人生活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