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烈将军歌

挟弓刀,跨鞍马,宛宛去边城,妾是从征者。昨夜可汗来徵兵,户有三丁抽一丁。
阿爷年衰小弟弱,妾替爷征死亦乐。戎装结束慷慨行,万里驰驱入沙漠。
黄河东去黑水西,愁云惨惨阴山低。故乡一片深闺月,夜夜沙场照铁衣。
狡兔雌雄那可怜,火伴同行空习见。不画蛾眉十三年,归来依旧芙蓉面。
吁嗟乎!英雄何必皆男儿,须眉纷纷徒尔为。君不见,孝烈双兼古莫比,乃在区区一女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孝烈将军歌》是清代诗人孙荪意创作的一首叙事诗,以描绘一位女将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为核心内容。下面将从多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孙荪意,字秀芬,一字苕玉,是仁和人,有《贻砚斋稿》等作品流传。
  • 学术成就:孙荪意向为诸生高第室,编修杖母,有较高的学识和社会地位。
  1. 诗歌原文
  • 开篇:“挟弓刀,跨鞍马,宛宛去边城,妾是从征者。”
  • 事件描述:“昨夜可汗来徵兵,户有三丁抽一丁。阿爷年衰小弟弱,妾替爷征死亦乐。”
  • 情感表达:“戎装结束慷慨行,万里驰驱入沙漠。黄河东去黑水西,愁云惨惨阴山低。”
  • 家乡思念:“故乡一片深闺月,夜夜沙场照铁衣。”
  1. 诗歌意义
  • 性别平等:《孝烈将军歌》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英雄形象,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能力的刻板印象,强调了英雄不必限于男性的观点。
  • 历史价值:通过诗歌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历史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孝烈将军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传递了勇敢、忠诚和牺牲的精神,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与敬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