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弓刀,跨鞍马,宛宛去边城,妾是从征者。昨夜可汗来徵兵,户有三丁抽一丁。
阿爷年衰小弟弱,妾替爷征死亦乐。戎装结束慷慨行,万里驰驱入沙漠。
黄河东去黑水西,愁云惨惨阴山低。故乡一片深闺月,夜夜沙场照铁衣。
狡兔雌雄那可怜,火伴同行空习见。不画蛾眉十三年,归来依旧芙蓉面。
吁嗟乎!英雄何必皆男儿,须眉纷纷徒尔为。君不见,孝烈双兼古莫比,乃在区区一女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内容是描写一位女子从征的经历。
全诗分为四段:
- 第一段:描述女子从征的情景。
- 第二段:描写女子在战场上的经历。
- 第三段:描写女子回家后的生活。
- 第四段:对女性英雄的评价和赞扬。
关键词解释:
- 挟弓刀,跨鞍马:手持弓箭和长刀,骑着骏马出征。
- 宛宛去边城:形容女子离别家乡,奔赴战场。
- 阿爷年衰小弟弱:指自己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年纪小。
- 戎装结束慷慨行:指穿上军装,义无反顾地出发。
- 万里驰驱入沙漠:形容女子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不畏艰险。
- 黄河东去黑水西:用黄河、黑水等自然景观来象征战争的残酷和艰难。
- 愁云惨惨阴山低:形容战争带来的悲伤和凄凉。
- 故乡一片深闺月:指女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
- 狡兔雌雄那可怜:用狡兔比喻战争中的英雄或勇士,暗示他们英勇无畏。
- 火伴同行空习见:指与战友一同经历战争,但已不再新鲜。
- 不画蛾眉十三年:指女子没有化妆,已经三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丈夫了。
- 归来依旧芙蓉面:形容女子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美丽如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从征的经历,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诗中的“孝烈将军歌”既是对女子英勇无畏的赞誉,也是对她作为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肯定。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