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帘,柳暗月,渐黄昏时节。
初换罗衣,悄傍玉阶立。
过了挑菜佳辰,秋千院落,还直恁、轻寒恻恻。
漫凝忆。
应惜似水华年,无言倚瑶瑟。
香冷熏篝,绡帐正愁入。
须知露湿苍苔,被他蟾影,偷照见、断红双靥。

祝英台近 露寒小立图花明帘,柳暗月,渐黄昏时节。

初换罗衣,悄傍玉阶立。

过了挑菜佳辰,秋千院落,还直恁、轻寒恻恻。

漫凝忆。

应惜似水华年,无言倚瑶瑟。

香冷熏篝,绡帐正愁入。

须知露湿苍苔,被他蟾影,偷照见、断红双靥。

【注释】

露寒:露水凉意。

小立:站立。

花明帘:花红色的帘子。

柳暗月:柳荫下月亮显得暗淡。

渐黄昏时节:渐渐到了黄昏的时候。

初换罗衣:刚换了衣服。

悄傍玉阶:悄悄地靠在玉石台阶上。

挑菜佳辰:挑选蔬菜的佳节。

秋千院落:在院中荡秋千。

直恁:如此。

轻寒恻恻:轻微的寒冷和悲伤。

漫:徒然。

应惜:应该珍惜。

似水华年:像流水一样短暂的青春岁月。

无言:没有言语。

倚瑶瑟:依靠着瑶瑟。

香冷薰篝,绡帐正愁入:香气冷清的熏笼,纱帐里充满了忧愁。

苍苔:青苔。

蟾影:月亮的影子。

双靥:两颊。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写女子独处闺房时对往昔欢娱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全词以“露寒”起兴,描写了女子独处时的寂寞凄凉,接着通过“花明帘”、“柳暗月”、“玉阶”、“挑菜佳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幽静淡雅的春日景象,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上片开头三句,点出时间是黄昏时分,由室外转入室内,由外物转向内心。花红窗帘、柳树、明月以及渐入的黄昏,构成了暮色中的庭院景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片抒情作好铺垫。“花红帘”三字不仅点出了所处环境的特点,而且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暗示主人公此时的心情也是美好的;但紧接着的“暗”字则透露了她心情的微妙变化,她感到有些伤感了,这为下文的抒情作了很好的伏笔。“过了挑菜佳辰”,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她来到庭院中荡秋千,“还直恁”、“轻寒恻恻”两句描写了秋千院落的凄清冷落景象,也烘托出了主人公的孤寂心情。

下片开始四句是写主人公的情态。“漫凝忆”,即随意回忆;“应惜似水华年”,意味着她应当珍惜如水的年华;“无言倚瑶瑟”则写出她默默无语地凭倚着瑶瑟的形象。这几句从侧面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香冷熏篝”四句则是主人公独自思念的结果。“香冷熏篝”,指炉香已冷,熏笼已空,而她的思绪依然萦绕在心间。“绡帐”指薄纱做成的帐子。“愁入”指心事萦绕,愁绪无法排遣,只好向它倾诉。这几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最后二句,是对她形象的总括性描画:她伫立在庭院中,凝眸远望,似乎看到了月光下飘洒的花瓣和泪痕斑斑的脸颊。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主人公的眼泪和花瓣连在一起写,既表现了主人公泪流满面的情形,又烘托出她内心的悲苦和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