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相排若比邻,不曾珠箔障香尘。
一家语笑情初洽,半晌沉吟态更真。
纨扇偶擎非掩敛,罗衣欲换且逡巡。
凭阑囗自青天看,几见嫦娥要辟人。
画舫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画舫四首》是清代诗人孙原湘所作的一首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孙原湘,字子潇,号岱云,清乾隆年间的文人,擅长诗词,尤其喜欢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 诗歌原文:
- 画舫相排若比邻,不曾珠箔障香尘。一家语笑情初洽,半晌沉吟态更真。纨扇偶擎非掩敛,罗衣欲换且逡巡。凭阑囗自青天看,几见嫦娥要辟人。
这组诗共四首,每首都以“画舫”为主题,通过描绘画舫中的人们及其活动,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诗句赏析:
画舫相排若比邻,不曾珠箔障香尘。 描述了画舫之间紧密相连的情景。”不曾珠箔障香尘”表达了船上环境清新、无世俗尘埃的氛围。
一家语笑情初洽,半晌沉吟态更真。 这里描绘了船上人们的和谐相处与深情交流。”半晌沉吟态更真”展示了人们在愉悦中沉思或有所感慨的神态。
纨扇偶擎非掩敛,罗衣欲换且逡巡。 反映了画舫中人物的生活细节,以及他们在享受生活时的谨慎态度。
凭阑囗自青天看,几见嫦娥要辟人。 通过“凭阑”一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天上月亮的仰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感。
《画舫四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舫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