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民叹

百谷烂尽百草死,三旬之外雨不止。五里十里少炊烟,七日八日无米市。
罗雀掘鼠难充饥,采采苦苡连蒿枝。枵腹未充青草尽,沿山搜取地卷皮。
穷民籴米贵如珠,富民闭粜气不苏。家拥仓箱野饿莩,直以膏血相吞屠。
千村万村愁谷贵,饥火烹煎五中沸。谁知豪右更居奇,翻言我欲贵犹未。
老弱饿久难出门,壮者乞食周前村。一日难乞数合米,鬼国往往游饥魂。
从来饥寒生盗贼,欲济时艰苦无策。我思绘作流民图,为民请命哀穷迫。
入门趑趄未敢言,但见有酒如淮肉如陌,贵人堂前正宴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饥民叹》是孙桐生创作的近现代诗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创作背景:《饥民叹》的创作背景是在民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农民饱受饥饿的折磨。诗人孙桐生在面对这种现实时,深感痛心疾首,于是创作了这首充满悲悯和讽刺的诗作。
  2. 诗歌原文:百谷烂尽百草死,三旬之外雨不止。五里十里少炊烟,七日八日无米市。罗雀掘鼠难充饥,采采苦苡连蒿枝。枵腹未充青草尽,沿山搜取地卷皮。穷民籴米贵如珠,富民闭粜气不苏。家拥仓箱野饿莩,直以膏血相吞屠。千村万村愁谷贵,饥火烹煎五中沸。谁知豪右更居奇,翻言我欲贵犹未。
  3. 诗歌鉴赏:孙桐生的《饥民叹》通过细腻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苦难的关切和同情。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饥民叹》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孙桐生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和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