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千佛山绝顶

淅淅天风响雁群,移尊飞阁未全曛。
僧参破寺疑驯鸟,人到空山似懒云。
晴壑日悬初地静,平林风定午钟分。
思从慧业诸缘减,碧乳香寒石窟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千佛山绝顶》是清代诗人孙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孙蕙字树百,号泰岩,又号笠山,清山东淄川人。他是顺治十八年进士,历任宝应知县以及户部掌印给事中等职,有《笠山诗选》及《历代循良录》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淅淅天风响雁群,移尊飞阁未全曛。僧参破寺疑驯鸟,人到空山似懒云。晴壑日悬初地静,平林风定午钟分。思从慧业诸缘减,碧乳香寒石窟闻。
  3. 创作背景:孙蕙通过描绘登千佛山绝顶所见的景物与感受,传达出自己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悟。在清朝时期,文人墨客常常借助山水诗来抒发胸中的志向和情感,而孙蕙的《登千佛山绝顶》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杰作。
  4. 艺术赏析:孙蕙的七言律诗在音韵、对仗、意境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天风”“雁群”和“平林”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值得深究,如“思从慧业诸缘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5. 鉴赏建议:对于欣赏这首《登千佛山绝顶》的读者来说,除了理解诗中的字面意义以外,还应该关注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领会清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登千佛山绝顶》不仅是孙蕙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