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寓居

平明谯鼓敞楼台,朅上高城四望开。
乌白不随燕客去,山青都自太行来。
全枯卧柳生苔藓,半卷擎荷泥酒杯。
北走邯郸谁指示,一阑风露满蒿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真定寓居》是由清代诗人徐恪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
  • 作者简介:徐恪(生卒年不详),字元直,号东湖,清朝中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其中《真定寓居》是其代表作之一。
  • 诗词内容:《真定寓居》全文如下:平明谯鼓敞楼台,朅上高城四望开。乌白不随燕客去,山青都自太行来。全枯卧柳生苔藓,半卷擎荷泥酒杯。北走邯郸谁指示,一阑风露满蒿莱。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写景抒情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生动,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远离故土的孤寂之情。
  • 情感表达:诗人借景抒怀,通过对家乡太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朝阳下古城楼台的景象描写,传达出一种壮阔与苍茫的感觉,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 文化价值:《真定寓居》不仅是徐恪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代表了清朝中期诗歌的一种风格。它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源泉。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诗歌的经典之作,《真定寓居》不仅展示了徐恪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文化研究:通过对《真定寓居》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探索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影响。这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真定寓居》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邃的历史内涵传递给后世。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