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吟寄太仓家秋士

桐花欲落竹实稀,丹山老凤常苦饥。
纷纷鸡鹜餍粱粟,处堂燕雀乐且嬉。
之子娄塘困蛟蝶,幽忧如山病难蹑。
夜雨鸰原各黯伤,泪绠交沾慰问帖。
太华十丈莲花青,群仙竞草新宫铭。
卢敖招手碧云里,云锁乍辟烟冥冥。
摩竭横飞海风黑,泷吏指称行不得。
未铸燕公地下炉,空啜行甫箧中墨。
我从誓墓狎樵渔,脱发飘萧不恋梳。
闻道故人多壮志,培风六月作鹏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桐花吟寄太仓家秋士》是清代诗人徐燮钧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徐燮钧,号阆宾,是清代的一位进士,曾担任咸阳知县一职。他不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有《温经堂诗钞》留传后世。
  2. 诗歌原文:诗篇中描述了桐花将要凋落,而竹叶稀疏,如同丹山老凤常苦饥,纷纷鸡鹜餍粱粟,处堂燕雀乐且嬉。这些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中,“之子娄塘困蛟蝶”、“幽忧如山病难蹑”等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
  3. 诗歌主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内心的忧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的刻画,诗人抒发了对不公与苦难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徐燮钧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来表达情感。他能够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得诗歌既有视觉美也有情感美。
  5. 社会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官场腐败严重,文人的生活处境也颇为艰难。徐燮钧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反映出这一社会现象,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6. 文化影响:《桐花吟寄太仓家秋士》不仅是徐燮钧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清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它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花吟寄太仓家秋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美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