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戴山民游豫章

北山高枕卧烟梦,送尔长征感慨多。
猿狖夜啼孤岭月,鱼龙秋静五湖波。
尊前怨别携吴剑,客里惊心听楚歌。
若上滕王高阁望,西山南浦近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送戴山民游豫章”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五言诗,出自《全唐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山送君处  
相随济川路  
行至豫章城  
却回望青山  
  1. 作者简介
  • 王绩(约589年—644年),字无功,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初期文学家,魏徵门生。隋朝末年,王绩隐居于太谷山,以读书、作诗自娱。唐贞观初,应门下省学士褚遂良之荐,授王府法曹参军,后辞官归隐。
  1. 诗歌赏析
  • 首句“秋山送君处”,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山色宜人,非常适合送别朋友。
  • “相随济川路”,描述了两位友人一起行走在宽阔的江流之上,这可能是指从洛阳到江西的旅途。
  • “行至豫章城”,到达了目的地豫章城,即现在的南昌,这是王绩的朋友戴山民所居住的地方。
  • “却回望青山”,表达了一种不舍的情感,尽管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但王绩还是回头看了看那片青山,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王绩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豪迈与洒脱,以及对友情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