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退朝诸公

垂杨覆御河,辇路绿生波。
行马鸣金勒,林鸦散玉珂。
天垂三殿迥,人下五云多。
共有苍生虑,吁谟定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退朝诸公》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孙衣言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从不同角度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人背景:孙衣言,字劭闻,号琴西,清浙江瑞安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他以勤奋著称,一生致力于搜集和整理乡邦文献,并刻有《永嘉丛书》,还筑有玉海楼藏书。
  1. 作品原文
  • 垂杨覆御河,辇路绿生波。
  • 行马鸣金勒,林鸦散玉珂。
  • 天垂三殿迥,人下五云多。
  • 共有苍生虑,吁谟定若何。
  1. 作品译文与注释
  • 译文
  1. 垂杨覆盖着御河,辇路旁的绿柳摇曳生姿。
  2. 行马发出金铃的声响,树林中乌鸦散飞。
  3. 天空高远,三座宫殿巍峨独立;人间下望,云雾缭绕,景象壮观。
  4. 面对天下苍生,心中忧虑重重,谋划决策时感到迷茫无措。
  • 注释
  1. 垂杨,杨柳下垂的样子。

  2. 林鸦,指树上栖息的大雁。

  3. 三殿,古代帝王的三个主要宫殿。

  4. 苍生,这里指百姓或人民大众。

  5. 作品赏析鉴赏

  • 意境描绘:《观退朝诸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退朝后的场景图,用垂杨、御河、行马、林鸦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 哲理思考:诗中的“天垂三殿迥”和“人下五云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忧虑,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切。
  1. 创作背景
  • 孙衣言在光绪年间担任太仆寺卿,曾因病情辞去官职,归隐乡里。他的这些诗句可能反映了他在退居之后对朝廷政治的思考和对民众生活的担忧。
  1. 名家点评
  • 学者们认为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展现了他对国事民情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
  1. 轶事典故
  • 关于《观退朝诸公》的创作灵感来源,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很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启发,诗人通过对退朝后的朝廷场景的描述,隐喻了他对未来的政治走向的担忧。

《观退朝诸公》不仅是孙衣言个人创作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对于时代变迁、国家兴衰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