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覆御河,辇路绿生波。
行马鸣金勒,林鸦散玉珂。
天垂三殿迥,人下五云多。
共有苍生虑,吁谟定若何。
【注释】
- 观退朝诸公:观看退朝的官员。
- 垂杨:柳树下垂的样子。
- 御河:皇宫护城河。
- 辇路:皇帝的车驾所经之道,这里指皇帝出宫的道路。
- 行马:皇帝的仪仗队。
- 玉珂:马的饰物,形如玉,这里指马。
- 天垂:天空笼罩。
- 三殿:三大殿,指太和、中和、光顺三座大殿。
- 五云多:指皇帝出行时天上有五朵云飘浮。
- 苍生:老百姓。
- 吁谟定若何:考虑如何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春正月上巳日,诗人与诸王同游曲江池,观退朝的官员们。诗中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在御河之上,仪仗队伍在林荫道上奔驰的情景;又描述了天空中的云彩变化,以及皇帝的威风。然而,诗中也反映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现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首联“垂杨覆御河,辇路绿生波。”写皇帝的车驾行驶在御河边,柳树枝叶低垂,如同绿色的波浪一样。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皇帝车驾的威武壮观,同时也暗示了皇帝的权威无人能敌。
颔联“行马鸣金勒,林鸦散玉珂。”写皇帝的仪仗队在行进中扬起尘土,而乌鸦则四散离去。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车驾的威武和仪仗队的盛况。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官员们纷纷离开皇帝而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颈联“天垂三殿迥,人下五云多。”写天空中的云彩变化,三大殿高耸入云,而皇帝却高高在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但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尾联“共有苍生虑,吁谟定若何。”写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思考。他认为国家的未来取决于统治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整首诗以宏大的场面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仪仗队的盛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腐败和混乱,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