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

扑帘飞絮一春终,太史归来去又匆。
抱菊昔为三径客,盟鸥今作五湖翁。
囊中有句皆成锦,闺里闻名未识公。
遥忆花间挥手别,片帆天外挂长风。
未曾折柳倍留连,纵得重来又隔年。
远水夕阳青雀舫,新蒲春雨白鸥天。
三千歌管归花县,十二因缘属散仙。
安得讲筵为弟子,名山随处执吟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是清代诗人孙云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及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孙云凤(字碧梧),清浙江仁和人,为随园女弟子之一。工词,佳者绝似北宋人语。通音律,善画花卉。
  1. 作品原文
    扑帘飞絮一春终,太史归来去又匆。
    抱菊昔为三径客,盟鸥今作五湖翁。
    囊中有句皆成锦,闺里闻名未识公。
    遥忆花间挥手别,片帆天外挂长风。
    未曾折柳倍留连,纵得重来又隔年。
    远水夕阳青雀舫,新蒲春雨白鸥天。
    三千歌管归花县,十二因缘属散仙。
    安得讲筵为弟子,名山随处执吟鞭。

  2. 作品解析

  • 扑帘飞絮一春终,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结束的感慨。飞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逝去,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 太史归来去又匆,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再次离别的不舍和匆忙之感。这里的“太史”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史官或学者,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关切。
  • 抱菊昔为三径客,盟鸥今作五湖翁,通过对比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隐居生活,体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 囊中有句皆成锦,形容诗人才思敏捷,文思泉涌。
  • 闺里闻名未识公,暗示了诗人在文人圈中的知名度不高,或者诗人本人谦虚低调的性格。
  • 遥忆花间挥手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片帆天外挂长风,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船离去的场景,以及诗人送别的场景。
  • 未曾折柳倍留连,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亲手折柳赠予友人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 纵得重来又隔年,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
  • 远水夕阳青雀舫,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 新蒲春雨白鸥天,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三千歌管归花县,形容了繁华之地的热闹场面。“十二因缘属散仙”,则可能是指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 安得讲筵为弟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机会的渴望。“名山随处执吟鞭”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诗人都能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孙云凤的这首《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色,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清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