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点、林梢初透。倚竹无言,暗香盈袖。水远天长,素心独抱向谁剖。粉融脂溜。才过却、烧灯后。望断陇头云,镇寂寞、双蛾频皱。
记否。共巡檐索句,手撚一枝还嗅。江城玉笛,翻吹出、关山杨柳。早又是、淡月疏帘,照清影、和人俱瘦。纵笔吐江花,难写春风如旧。
长亭怨慢画梅寄仙品,作此阕题其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亭怨慢画梅寄仙品,作此阕题其上”是清代诗人孙云凤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背景:孙云凤,字碧梧,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著有《玉箫楼诗集》等作品。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词原文:“看点点、林梢初透。倚竹无言,暗香盈袖。水远天长,素心独抱向谁剖。”这是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梅花图景。诗人站在竹林之中,目光投向远处的林梢,初升的太阳带来了一抹淡淡的光亮。梅花静静地开放着,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诗人的衣袖被这香气轻轻包裹。然而,诗人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寂寞,他不知道这种情感应该向谁倾诉。
诗词鉴赏: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将梅花的形象与自己的心境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中的“水远天长”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长亭怨慢画梅寄仙品,作此阕题其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孙云凤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梅花的傲骨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