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

陆行苦尘劳,舟行欣利涉。
罢鼓清淮棹,重理浊河楫。
河流本湍急,石尤更肆烈。
牵船上沙觜,十步九蹉跌。
得尺与得寸,力竭皮肤裂。
篙缆用俱穷,河水亦呜咽。
前夕系船树,回望影未灭。
日日坐河干,兀兀突愁绝。
却见下水船,布帆张两叶。
舟人杂坐卧,过眼飞电掣。
盈盈一水间,苦乐仙凡别。
取道自违宜,慎始愧明哲。
行当策蹇去,甚毋伤驽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出自清代诗人孙云锦的《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是一首表达作者面对河流时心境与行动的古诗。这首诗反映了孙云锦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路途中艰难与美好并存的感慨。

孙云锦在《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中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场景画卷:陆行苦尘劳而舟行却能享受到利涉的喜悦。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物理上的移动方式差异,也象征着人生中不同的境遇和选择。孙云锦在诗中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航行方式—陆行辛苦、舟行畅快,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心境体验。陆路行走时,尘埃漫天、劳累不堪;而乘坐船只时,则可以享受顺流而下的轻松与愉悦。

诗中的“罢鼓清淮棹,重理浊河楫”两句,更是将这种对比推向极致,清淮之水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浊河之石更为湍急,考验着行者的意志和技巧。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阔景象,也寓意着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挑战,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来克服。

孙云锦在《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中通过河流本即湍急,石尤更肆烈的表述,传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河水的湍急和岩石的险恶都成为旅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有坚韧不拔,才能抵达终点。

《溯黄风逆行迟至众兴就陆》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孙云锦对人生道路的一次哲学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人在逆境中求生的意志和智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