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晙思大年访华天御先生

蒲帆片片带斜晖,路转蒹葭兴不违。
白露为霜枫欲脱,澄江如练雁初飞。
沧桑廿载衣冠在,猿鹤三年事业非。
回首悲笳惊日暮,新亭风景一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晙思大年访华天御先生》是清代诗人孙致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以及作品的赏析,如下所述:

  1. 创作背景
  • 生平简介:孙致弥,字恺似,号松坪,生于清嘉庆七年(1792年),江苏嘉定人。康熙二十七年,他中进士入仕,官至侍读学士,曾因故连染去官。
  •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何时不详。
  1. 诗词原文
  • 蒲帆片片带斜晖,路转蒹葭兴不违。
  • 白露为霜枫欲脱,澄江如练雁初飞。
  • 沧桑廿载衣冠在,猿鹤三军事业非。
  • 回首悲笳惊日暮,新亭风景一沾衣。
  1. 作者介绍
  • 文学贡献:孙致弥以跌宕流逸见长,有书名,著有《杕左堂集》。其诗歌风格豪放,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的“蒲帆片片带斜晖”描绘出一幅晚霞映照下的宁静景象,而“路转蒹葭兴不违”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的从容态度。
  • 历史感慨:“白露为霜枫欲脱,澄江如练雁初飞”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
  • 人事沧桑:“沧桑廿载衣冠在,猿鹤三军事业非。”揭示了历史的变迁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 情感表达:“回首悲笳惊日暮,新亭风景一沾衣”透露出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七言律诗的格律严谨,音韵协调,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 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空间。
  • 情感深刻: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通过孙致弥的诗歌,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审美鉴赏:诗作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
  • 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

《同晙思大年访华天御先生》不仅是孙致弥诗歌创作的一个例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了解过去、思考当下和展望未来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