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遣兴叠韵

一年十二月团团,此日东风又送寒。
瓶钵生涯犹故我,薰莸臭味奈同官。
伤春心绪愁来易,隔岁家书盼到难。
且喜一龛弥勒共,参禅间作静中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斋遣兴叠韵》是清代诗人孙寿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孙寿祺,字子福,太仓人,道光甲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柳州知府,有《孙柳州遗草》。他的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内容解析
  • 第一联:“一年十二月团团,此日东风又送寒。”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 第二联:“瓶钵生涯犹故我,薰莸臭味奈同官。”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困惑与无奈,表达了对个人与环境差异的感叹。
  • 第三联:“伤春心绪愁来易,隔岁家书盼到难。”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一方面渴望春天的到来,另一方面又因为距离而难以收到远方家人的消息。
  • 第四联:“且喜一龛弥勒共,参禅间作静中观。”表现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通过参禅达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静谧。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孙寿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官场生活图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精炼,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意境优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之美。
  1. 文学史地位
  • 诗歌鉴赏:孙寿祺的《郡斋遣兴叠韵》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不可忽视的作品。它的出现丰富了清代诗歌的类型,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在文学领域有重要地位,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心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 社会影响
  • 教育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启迪人们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审美引导:诗中展现的意境美、情感丰富,对于提升人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郡斋遣兴叠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也是清代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