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指甲

云母裁成,春冰碾就,裹住葱尖。忆绿窗人静,兰汤悄试,银屏风细,绛腊轻弹。爱染仙葩,偶挑香粉,点上些儿玳瑁斑。支颐久,有一痕钩影,斜印腮间。
摘花清露微沾。剖绣线、双虹挂月边。把霓裳悄拍,代它象板,藕丝自雪,掐个连环。未断先愁,将修更惜,女伴灯前比并看。销魂处,向紫荆花上,故逞纤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指甲》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一首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沁园春·指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人指尖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创作背景:《沁园春·指甲》的作者刘过,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他生于公元1154年,卒于公元1206年,籍贯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后因流落江湖间而终生未仕。此词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 词风特点:刘过以豪放派词风见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抱负的抒发。在《沁园春·指甲》中,他通过对指甲细节的刻画,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该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艺术特色:《沁园春·指甲》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细入微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创造。词中的“销薄春冰”,“碾轻寒玉”,以及“渐长渐弯”等词汇,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指甲的娇嫩美丽,也展示了词人的高超语言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4. 情感表达:刘过在《沁园春·指甲》中,通过对指甲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对于命运的无力感。词中所蕴含的深情与悲壮,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在爱情和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挣扎。
  5. 影响传承:《沁园春·指甲》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刘过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研究宋代词人和女性形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此外,该词还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沁园春·指甲》作为刘过的重要作品,不仅体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词坛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通过对《沁园春·指甲》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