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鹤
沁园春 题佩兰女史拈花小照 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 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 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 东风乍识朱颜。 念欲缀、芜词下笔难。 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 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刘克庄为他的友人女史所撰的一首题画词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 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绣床上慵懒地度过午后时光的女子。画面中,杨花随风飘舞,金炉中的香料袅袅升起。女子的身影隐约可见,她的窗帘低垂,仿佛被燕子的影子遮挡。窗外,黄莺在树上婉转歌唱,而女子则从梦中醒来,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感觉。
【赏析】 《卜算子》是一首咏物抒情词,借秋景抒写羁旅之情。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语意蕴深长,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词人以荻叶为比,寓情于景,抒发了离别时的伤离情绪。 “秋老旅情深”一句总写羁居异乡之悲。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潮落沙痕露。“旅”,指旅途中之人;“旅情”,即羁旅的情怀。“秋老”、“旅情深”三字,概括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年光,以及他由此而引起的深沉的感情波澜。“潮落沙痕露”
【注释】 遥峰:远山。过雨:经过雨水冲刷。凝碧:指山色青翠欲滴。画楼:雕饰华丽的楼阁,多指富家宅院。陡生寒:突然感到冷意。应念我,关山客:你想念我,我是远离家乡的行旅之人。衣上酒痕尘迹:衣服上沾有酒渍和尘土。倦途难息:疲倦的道路难以停止。白云红树已销魂,更何处,斜阳笛:白云、红树已经让人魂飞魄散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听到夕阳下的笛声呢? 【赏析】 此词是一首思妇闺怨词。词人借登高望远之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独自欣赏月色,回忆往事的情景。下面逐句解释: 第一行:杏子寒轻,西楼人怯慵梳掠。 - 杏子:指的是春天的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寒轻:暗示着春天虽然开始,但气温仍然较冷。 - 人怯:表示女子感到寒冷,不愿意起床梳妆打扮。 - 慵梳掠:形容女子因为寒冷而不想梳洗,显得懒散。 第二行:钗头金雀,斗草还输却。 - 钗头金雀:用金雀装饰在钗上
【注释】 院宇:院子。 深沉:幽深、昏暗。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 残绒唾:残存的绒毛。 昼:指白天。 门锁:门上插着锁。 杨花:柳絮。 燕子初来:燕子刚刚飞来。 绣幕:刺绣的帷幕。 香泥涴:沾有香气的泥土。 青梅:青涩的梅子,比喻女子。 颗:粒。 【赏析】 此词是咏物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对新来的燕子细心照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之情。全词写景细腻,用笔工巧,语言清丽,意境幽远,情感真切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大石调·越调”。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平韵。 村杵声寒:指村中舂米时发出的杵声,也形容夜深人静。 三更过:深夜三更过后。 纸窗风破:纸糊的窗户被风吹破。 一点残灯堕:一星半点残灯坠落。 静院无人:院子静悄悄的,没有人。 独开帘坐:一个人独自打开窗子坐着。 重门锁:重重的门户。 梅花和我:以梅花自喻,暗指自己清高孤洁。 对月成三个
【注释】: 谒金门·春欲尽:词牌名,《金奁集》有同名小令。 谒金门:曲牌名。 春欲尽:春天将要结束。 疏雨薄寒几阵:疏疏落落的小雨,时断时续。 待得暖晴寒食近:等到天气暖和了,寒食节也快到了。 落花风又紧:落花的风又吹起来了。 阶下露浓苔润:阶下地上的露水浓重,长满苔藓。 炉内香销灰烬:火炉里的香料已经烧完了。 半夜月高云有晕:半夜时分月色明亮,云雾弥漫如彩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赵汝腾的《齐天乐·午日怀家大人游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乡园又是端阳宴,琴尊正游天际。 【注释】:家乡的庄园又举办了端午节的宴会,我正在弹奏古琴,畅饮美酒,仿佛已经飞向了云端。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端午节的愉快场景,琴与杯象征着文雅的饮酒方式,而“游天际”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心态。 2. 艾虎悬丝,桃人对酒,风味他乡同否。
柳梢青 题净香女史小照 红藕池塘,绿杨庭院,昼永人闲。 风露香清,烟波梦远,脉脉凭栏。 望中无限云山。 何处听、珊珊佩环。 渺渺予怀,盈盈秋水,凌乱高寒。 注释: - 红藕池塘,绿杨庭院:描绘了一个充满绿色植物的庭院,池塘里的红荷(荷花)在风中摇曳。 - 昼永人闲:白天时间很长,人们也都很悠闲。 - 风露香清,烟波梦远:微风轻拂,露珠清新,烟雾弥漫,仿佛在遥远的梦境中。 - 脉脉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