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旅情深,潮落沙痕露。
一片疏蓬荻岸风,似昨夜、蕉窗雨。
晓起莫凭栏,触目伤离绪。
树里人家雾里山,都不是、来时路。
【赏析】
《卜算子》是一首咏物抒情词,借秋景抒写羁旅之情。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语意蕴深长,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词人以荻叶为比,寓情于景,抒发了离别时的伤离情绪。
“秋老旅情深”一句总写羁居异乡之悲。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潮落沙痕露。“旅”,指旅途中之人;“旅情”,即羁旅的情怀。“秋老”、“旅情深”三字,概括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年光,以及他由此而引起的深沉的感情波澜。“潮落沙痕露”,这两句紧承“秋老”二字而来,写秋水涨落、白沙显露的情景,烘托出一片萧瑟冷落的气氛。
“一片疏蓬荻岸风”一句,描写了荻芦丛中的风声和苇丛中传来的渔歌之声,表现了词人的孤寂之感。作者以“一片疏蓬”代指芦丛,以“荻岸风”代指芦风,以“蕉窗雨”代指芭蕉雨,这些词语都富有诗情画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优美的境界之中。然而,词人却在这美好的境界里,感到了孤独和寂寞,于是发出了“似昨夜、蕉窗雨”的感慨。
过片两句,词人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往日之事,触目伤离,思绪万千。“晓起莫凭栏”,意思是清晨起来不要倚靠栏杆。“晓起”,即天刚亮起床的意思。“莫”,同“暮”,表示禁止或劝阻的意思;此处意为“不要”。 “触目伤离绪”,即看到眼前的景物就引起离别时的痛苦思绪。“离绪”,即离别时的愁绪。
“树里人家雾里山”,这三句写词人远望家乡所见景色:“树里人家”、“雾里山”。词人站在江边,远远望去,在雾气缭绕的山峦中间,隐约可以看见几间茅屋,这是家乡的村落。而那些郁郁苍苍的树木,掩映着村落的景象,更显得迷蒙难辨。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表现出词人对故乡的依恋心情。
“都不是、来时路”,结句是全词的警策。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多年,而眼前的景物与过去完全不同,因此感到茫然无措。这一句既是对自己离家多年的回顾,也是对故乡变化的感叹。这种感叹既有对故乡美景的怀念,也有对家乡人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