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种白莲花,秋到花开处。
陶令腾腾醉欲归,香满庐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一片琉璃照影空,常向波中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及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揣摩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参考注释和提示。

本词上片写白莲出污泥而不染,下片写白莲虽出淤泥却能保持清心净志。全词意境幽深,寓意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译文:谁种的白莲花,秋天到了花开的季节,在百花盛开的地方,洁白如玉的莲花开放了。陶渊明醉态朦胧地要回家,满山路上飘散着淡淡的香气。不要说我出了青泥村,只要我的心境纯洁,那又有什么妨碍呢?一片明亮的琉璃瓦映照着莲花的影子,它常常停留在波涛之中。

【答案】

①谁种:是谁种植的。②秋到花开处:是说莲花在秋天开花。③陶令:指陶渊明。④腾腾:醉貌。⑤庐山路:陶潜曾隐居于庐山。⑥莫笑:不要嘲笑。⑦心净还如许:心地纯洁,又有何妨?⑧出青泥:走出青泥驿。⑨心净:心灵纯净。⑩还许:还能怎么样呢?(11)琉璃瓦:古代建筑屋顶覆盖的一种瓦。(12)常:经常的意思。

赏析:

此首咏物词借物言志,以“白莲”为喻,托物抒怀,寄意高远.词人以“谁种白莲花”起兴,点明了莲花生长的环境与条件.然后由陶渊明引出,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精神品质的高度赞颂.

“谁种”一词,点出莲花生长环境之独特,也暗示了莲花的高贵.而“陶令”一句更是妙笔,既点明作者陶渊明,又写出陶渊明醉酒归家的情景,将莲花与陶渊明联系在一起,使莲花人格化,更富有人情味.“腾腾醉欲归”,描绘了陶渊明酒醉之后欲归家的情态,表现出他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情趣.

“香满庐山路”,既写出了莲花清香四溢的特点,又暗示了作者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莫笑”两句,则进一步强调陶渊明对世俗的超然物外.“出青泥”,写出了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陶渊明则是出污泥而不染,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后两句,以莲花自比,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坚贞不渝的精神风貌.“一片琉璃照影空”,以“一片”形容莲花洁净无暇;“琉璃”,古称“流璃”,“琉璃瓦”,即琉璃瓦,都是贵重之物;“照影空”即映照水中无影,形容其纯洁高雅.“常向波中住”,既表现了莲花的品格,又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可见作者以莲自况,以莲喻己,通过写景抒怀,寄托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