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迢迢绕天足,叠岭连峰似波蹙。
苏门突兀当卫源,秾翠接空青矗矗。
十顷青光蘋藻香,涌金亭下铺寒玉。
清济徒伏流,昆崙祇滥觞。
古人卓刀处,颎颎秋铁光。
水底圆珠吐细沫,沙中疑有蛟龙藏。
天河清浅应似此,西走汾晋常汤汤。
我来二月春未浓,薄日和风好光景。
想见当年佩玉人,巧笑曾经照青冷。
远山曳轻云,近岫堆青螺。
桃花千脸红,嫩柳绿傞傞。
一川烟色画不得,可无美酒如春波。
此中遗迹堪凭吊,荒台古榭空陂陀。
朝歌邑号亦自好,欲问回车意若何。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太行迢迢绕天足,叠岭连峰似波蹙。 (太行山绵延起伏,如同伸展至天际;层峦叠嶂,宛如波浪般起伏。)
  • “太行”: 指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
  • “迢迢”: 形容距离遥远。
  • “绕天足”: 形容太行山高耸入云。
  • “叠岭连峰”: 形容山峰连绵不断。
  • “似波蹙”: 形容山峰的形状像波纹一样曲折。
  1. 苏门突兀当卫源,秾翠接空青矗矗。 (苏门山雄伟挺拔,犹如守卫水源的屏障;树木茂盛,青翠欲滴,直插云霄。)
  • “苏门”: 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山名,因其山形奇特而得名。
  • “突兀”: 形容山峰陡峭、高耸。
  • “当卫源”: 守护水源,象征重要或保护作用。
  • “秾翠”: 形容树木茂盛且翠绿。
  • “接空”: 连接天空和地面。
  • “青矗矗”: 形容树木高大直立。
  1. 十顷青光蘋藻香,涌金亭下铺寒玉。 (在一片碧绿色的草地上,生长着芬芳的草本植物;在涌金亭下,仿佛铺开了一块洁白如玉的寒冰。)
  • “十顷”: 面积广阔,这里形容草地宽广。
  • “蘋藻香”: 形容草本植物散发出的香味。
  • “涌金亭”: 古代的一个亭子,可能是一个观赏点。
  • “寒玉”: 形容亭子周围的环境冷寂清幽,如同玉石一般纯净。
  1. 清济徒伏流,昆崙祇滥觞。 (清澈的泉水只能静静流淌,昆仑山只是众多源头之一。)
  • “清济”: 清亮的水流,这里形容泉水清澈见底。
  • “徒伏流”: 只有静静流淌,没有波澜壮阔的景象。
  • “昆崙”: 昆仑山,中国神话中的一座神山,象征高远与神秘。
  • “祇滥觞”: 昆仑山虽为众河之源,但在这里只被视为众多源头之一,强调其地位并不突出。
  1. 古人卓刀处,颎颎秋铁光。 (古人曾在此留下锋利的刀剑,如今依然闪烁着秋日的铁光。)
  • “卓刀”: 指使用刀具进行战斗或切割。
  • “颎颎”: 形容刀刃反射的光亮强烈而明亮。
  • “秋铁光”: 秋天的铁刀发出的光辉,暗喻历史的痕迹。
  1. 水底圆珠吐细沫,沙中疑有蛟龙藏。 (水中的珍珠偶尔冒出气泡,沙子里似乎隐藏着蛟龙的身影。)
  • “水底圆珠”: 形容水中的珍珠或圆形物体。
  • “吐细沫”: 描述珍珠或类似物体在水中冒出泡沫。
  • “沙中疑有蛟龙藏”: 沙子中似乎隐藏着一条蛟龙,增添了神秘感。
  1. 天河清浅应似此,西走汾晋常汤汤。 (天河的水色清澈,应该和这河水相像;向西流淌的河流,常常奔腾不息。)
  • “天河”: 指银河,通常用来形容清澈透明的水面。
  • “清浅”: 形容水色清澈透明。
  • “西走汾晋”: 汾河与晋河向东流入黄河,向西流出。
  • “汤汤”: 形容流水汹涌澎湃的样子。
  1. 我来二月春未浓,薄日和风好光景。 (我来到这个时节,春天还未完全到来,阳光温和,风儿也很适合出游。)
  • “二月”: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这里特指春季的初夏。
  • “春未浓”: 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展开。
  • “薄日和风”: 温暖的阳光和柔和的微风。
  • “好光景”: 美好的时光或风景。
  1. 想见当年佩玉人,巧笑曾经照青冷。 (想象那位佩戴玉器的美人,她的笑容曾在寒冷的青石上映出。)
  • “佩玉”: 指佩戴着玉器的人,常用来比喻女性。
  • “巧笑”: 指女子微笑的样子。
  • “照青冷”: 在冷冽的青石上反射出的微笑,形象生动。
  1. 远山曳轻云,近岫堆青螺。 (远处的群山被轻风吹得摇曳生姿,近处的山丘则像是堆积起的青色螺旋状。)
  • “曳轻云”: 形容山势起伏,轻风吹过带来云彩的姿态。
  • “堆青螺”: 形容山丘形状如同堆积起来的青螺。
  •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山水画卷。
  1. 桃花千脸红,嫩柳绿傞傞。(桃花盛开,呈现出艳丽的红色;嫩柳新绿,生机勃勃。)
  • “桃花千朵”: 形容桃花繁多。
  • “千红”: 指桃花的颜色丰富多样,红艳如火。
  • “嫩柳绿傞傞”: 形容新生的柳树枝条柔软、绿色鲜亮。
  • 通过色彩的描述,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和美丽。
  1. 一川烟色画不得,可无美酒如春波。(整条河流的色彩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但是有美酒如春水般清澈甘甜。)
  • “一川烟色”: 形容整个河流流动时如同烟雾弥漫,颜色斑斓。
  • “画不得”: 表示无法用画笔捕捉或描绘这种美景。
  • “可无美酒”: 即使有如此美景,也缺少美酒相伴。
  • “春波”: 比喻清澈甘甜的美酒,如同春天的溪水一样清新动人。
  • 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1. 此中遗迹堪凭吊,荒台古榭空陂陀。(这里的遗迹让人不禁凭吊沉思,那些荒废的台榭和废弃的建筑显得更加凄凉。)
  • “遗迹”: 指这里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或文化遗存。
  • “堪凭吊”: 值得人们去凭吊,意味着这些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 “荒台古榭”: 荒废了的台榭建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消逝。
  • “空陂陀”: 形容这些台榭和建筑由于无人维护而破败不堪,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通过对遗迹的描绘,引发人们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1. 朝歌邑号亦自好,欲问回车意若何。(朝歌这个地方的名声很好,我很想知道您回到家乡时的心情和想法。)
  • “朝歌”: 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城镇或城市的名称。
  • “邑号”: 指地方的名称或称号。
  • “亦自好”: 表示这个地方本身很有特色或优势。
  • “欲问回车意若何”: 想要了解您离开家乡后的心情和意图是什么。
  • 通过询问对方的心情和想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对方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