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
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
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
东风乍识朱颜。
念欲缀、芜词下笔难。
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
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

沁园春 题佩兰女史拈花小照

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

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

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

东风乍识朱颜。

念欲缀、芜词下笔难。

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

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刘克庄为他的友人女史所撰的一首题画词,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上片起首二句写女史之容。“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女史刚刚卷起帘子,离开梳妆台,那秀发如云,垂在鬓旁,真有“云垂翠鬟”之状。接着四句写女史之貌:“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她正站在翠绿的窗前,细细地嗅着香气,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暖意;她的眼皮微闭,似乎有些疲倦,但她却怡然自得地欣赏着窗外的景色。这里,词人用“香细”、“午倦”、“绿阴”、“风减”、“春寒”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令人陶醉其中。

过片三句“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进一步描绘了女史的姿态和神态。她静静地听着流莺的鸣叫,轻轻地拿起香草,然后小立在庭院之中。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人不禁想起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他常常在田间劳作之余,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与鸟儿共舞,与花草共享。

下片主要描写女史的神情和气质。“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女史心中充满幽深的情感,这与她素净的心性相契合,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她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过阕四句“东风乍识朱颜。念欲缀、芜词下笔难。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史的容颜和举止。东风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她的美丽,于是轻轻拂动着她的脸颊。她想要写下一些诗句来赞美她的美丽,但却发现那些诗句难以下笔,因为那些优美的词汇无法完全表达出她的美丽。同时,她还注意到她的环佩在吟诵诗歌时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过阕五句“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史的才情。她能够巧妙地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写在纸上,展现出诗歌的美妙之处。同时,她也擅长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此外,她的才情还体现在她能够巧妙地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过阕六句“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史的雅致。当词人打开画卷长时间欣赏时,他欣喜地发现画中的女史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气息,这香气仿佛能飘到画外,飘进他的心扉。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无比愉悦和满足。

整首词通过对女史外貌、神态、才情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才华。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女史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她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