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
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梅寒竹瘦菊淡,幽怀无着处,聊寄湘畹。
浅晕微烘,纤豪侧吮,忘把口脂痕染。
风欹雨偃。
似空谷幽人,这回重见。
潇洒灵韵,楚江春正晚。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

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绣床上慵懒地度过午后时光的女子。画面中,杨花随风飘舞,金炉中的香料袅袅升起。女子的身影隐约可见,她的窗帘低垂,仿佛被燕子的影子遮挡。窗外,黄莺在树上婉转歌唱,而女子则从梦中醒来,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感觉。

接下来是关于诗句的翻译:

  1.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绣床上的阳光漫长,杨花在空中飘散如卷。金炉中的香料逐渐燃尽,留下一缕缕香气。
  2.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
    燕子的影子低垂着掠过帘边,莺鸟的歌声在树间盘旋。女子从睡梦中醒来,感到身体疲惫。
  3. 沉沉深院。
    深深庭院里,似乎充满了沉寂和寂静。
  4.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突然感到困倦,便靠在熏笼上小憩片刻,拿起斑竹制成的笛子随意吹奏。
  5.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片刻沉思后,她将素色的丝绸轻轻展开,让晚风吹过它。
  6. 梅寒竹瘦菊淡,幽怀无着处,聊寄湘畹。
    梅花寒冷、竹子纤细、菊花清淡,心中却无处寄托。于是,我将这份愁绪寄托在湘江旁的田野。
  7. 浅晕微烘,纤豪侧吮,忘把口脂痕染。
    淡淡的胭脂色晕染着脸颊,纤细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嘴唇,忘却了涂口红。
  8. 风欹雨偃。
    风雨之中,她身姿摇曳不定。
  9. 似空谷幽人,这回重见。
    仿佛回到了那个空谷中的幽人,这一次再次相见。
  10. 潇洒灵韵,楚江春正晚。
    她身上有着洒脱的灵韵,楚江边的春天已经渐行渐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怨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佳人的形象和她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杨花卷”、“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等,都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色彩、光影、姿态等方面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此外,诗中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