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鹤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抹青山晓雾遮”描绘了晨曦初露时,薄雾缭绕的山峦。这里的“一抹”形容山色若隐若现,朦胧而神秘;“青山”指的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峰峦,给人以静谧之感;“晓雾遮”则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半塘春水画桥斜。”描述了春日里,半塘的春水波光粼粼,一座古朴的画桥横卧其中,显得有些斜斜地倚靠在岸边。这里的“春水”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句注释】 绣帘风定炉烟直。碧纱窗外垂杨色。微雨杏花残。小庭生薄寒。 天涯幽思远。双燕归来晚。烟草满平芜。春山闻鹧鸪。 【赏析】 “绣帘风定炉烟直”,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居室图,诗人在静室之中,点燃了一盆火,火苗在室内摇曳生姿。 “碧纱窗外垂杨色。”窗外的垂柳,在细雨中显得更加翠绿。 “微雨杏花残。小庭生薄寒。”雨中的杏花已经凋谢,庭院中也因雨而生出一丝凉意。 “天涯幽思远。双燕归来晚
【注释】 一番:一阵。梧桐雨:指秋雨。流莺:黄莺。灯背:灯上。屏风:古代室内挡风障尘的家具。漏残:指时间已晚。那更:哪裹是。消尽:消失得无影无踪。水沉香:一种香名,这里指蜡烛。客愁:游子思乡之情。 【赏析】 《菩萨蛮·夜雨寄北》是李煜在北宋灭亡后,被囚南唐时所写的一首词作。此词以写景为线索,通过描写夜雨、流莺、帘帷、灯火、虫鸣等景物,抒写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注释:在寂静的玉阶上,秋虫鸣叫声也变得寂静起来。梦被惊醒后,那银屏前突然传来急促的砧声。稀疏的树上已经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而小楼上则弥漫着深深的秋思。 灯快要灭了,西风越来越紧。深夜时分不要登高眺望,月光照亮了清冷的影子,让寒意更加浓郁。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秋夜怀人之作。词中“玉阶”两句写景,“疏树带微霜”“小楼秋思长”,都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表现秋夜景色的。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感情
诗句翻译与赏析 译文 1. 迢迢不断天涯路。今宵又向芦汀住。梦断酒初醒。雁声疑橹声。满蓬霜似水。渺渺情千里。残月在孤舟。故人何处楼。 2. 遥望无尽的旅途,今夜我又一次停留在芦荡之中。梦中被酒唤醒,仿佛听见了船夫的橹声。寒风中,蓬草上挂满了霜,如同细雨般轻柔。我独自漂泊在茫茫的情感之中,远方的月亮映照在小舟之上。我的故友现在在哪里,高楼之上? 注释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漫长。
【诗句释义】 昭君怨: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闺怨诗《长信怨》。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清明节日里独倚屏风,思念远去的丈夫的情景。 1. 风起满庭飞絮。花落一帘春雨。芳草似离情。逐时生。(第一句) 注释:风起了,庭院里飘满了柳絮。花儿落下,像是春天的雨帘。那青草好像充满了离愁别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离愁别绪也渐渐生长出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离别之情的画面。首句写春风拂动柳絮,柳絮随风飘散
点绛唇 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小阑风定。点点杨花影。 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香消鼎。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 注释: - 昼楼沉沉:白天的楼阁显得深沉、幽静。 - 绿阴转午:树荫覆盖,阳光斜照,时间已接近正午。 - 小阑风定:微风吹过,小栏杆旁的风景宁静、安详。 - 点点杨花影:飘落的杨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形成一片片的影子。 - 一缕游丝:细长的游丝随风飘荡,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 趁暖萦芳径
《点绛唇 · 晚泛》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篇描写了作者在傍晚乘船游江的情景,通过“欸乃声来”“柳边柔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全词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诗词原文】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柳边柔橹。落日人争渡。 水色山光,载得归南浦。天将暮。残钟何处。却指烟中树。 【诗词释义】 1.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柳边柔橹。落日人争渡。 - 欸乃声:船夫的号子声。 -
解析: 1 诗句分析: - 第一句"淡烟浓雾。一幅凄凉谱",描述的是画面中弥漫的淡淡烟雾和浓厚的雾气,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是一幅悲伤的乐谱。 - 第二句"人在江南啼鸟处",描绘了人物身处江南,听到鸟儿的啼鸣。这里的“啼鸟”可能象征着离别或哀愁。 - 第三句"行尽绿芜春雨",表达了在春天的细雨中,行走于被春雨润湿的绿色荒地(绿芜)上的情景,暗示着旅途的艰难或对故乡的思念。 2. 译文: -
【注释】 芍药(zǐ)筱园盛:芍药在筱园里盛开。筱园: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占断:独占。古扬州:指扬州城。双头并蒂:指芍药花的花朵形状像两朵并蒂的荷花。相对也应羞:相互对望时也会感到羞愧。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候中的风向变化。二十四桥月色:指扬州著名的二十四桥。都付与梢头:全部都寄托于树枝上。三山客:指唐玄宗。来作五云游:来此享受神仙般的生活。聚三花,围五萼,起重楼:形容牡丹的茂盛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