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青山晓雾遮。半塘春水画桥斜。垂鞭无语听啼鸦。
玉笛声中飞燕子,秋千影里出桃花。绿杨门巷是谁家。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抹青山晓雾遮”描绘了晨曦初露时,薄雾缭绕的山峦。这里的“一抹”形容山色若隐若现,朦胧而神秘;“青山”指的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峰峦,给人以静谧之感;“晓雾遮”则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半塘春水画桥斜。”描述了春日里,半塘的春水波光粼粼,一座古朴的画桥横卧其中,显得有些斜斜地倚靠在岸边。这里的“春水”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画桥”则给人一种优雅和宁静的感觉。
“垂鞭无语听啼鸦。”表现了一位游人或行者,手持鞭子,静静地聆听着乌鸦的啼叫。这里的“垂鞭”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不受外界纷扰的状态;“无语”传达了一种内心的静默或是对周遭环境的沉思;“听啼鸦”则是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玉笛声中飞燕子,秋千影里出桃花。”这里用“玉笛声”来渲染音乐的氛围,而“飞燕子”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燕子在笛声中飞翔,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秋千影里出桃花”则通过秋千的摇摆和桃花的绽放,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
“绿杨门巷是谁家?”这句话以问句收尾,引发了读者的遐想。绿杨树掩映的门户巷道,让人不禁想知道那扇门后隐藏着谁的家。这里的“绿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门巷”则是生活的痕迹,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而最后的问句则激发了读者对于这个场景背后故事的好奇心和想象。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