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鹤
梅子黄时雨 立夏前一日译文:在立夏节来临之前,一场春雨悄然而至。 注释:1.梅子黄时:指梅子成熟的季节,即农历四月下旬。2.雨:这里指春雨,即梅雨。 诗句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雨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诗中的“梅子黄时”和“雨”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词,它们分别代表了春天的气息和春雨的景象。 单衣趁暖春将去。 又满目吹风絮。 涨绿池塘闲院宇。 润侵屏幛,云生庭户。
迈陂塘 题三瑛翰墨 问闽江、几重云水,伊人知在何许。 小楼相伴惟形影,冷落丸熊情绪。 清节苦。 想烟断灯昏,破壁吟风雨。 孤怀谁语。 有郑母高标,黄媛淑范,结作岁寒侣。 谋生处。 分付残煤断楮。 愁心腕底如诉。 将军雅抱琴书癖,搜索画图诗句。 染毫素。 把松竹梅花,写幅三清谱。 柏舟有赋。 看艺苑芳踪,戟门盛事,不休共千古。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写的是一幅画的内容
【注释】 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流萤:萤火虫。露重:秋天的露水很多。光难定:萤火之光微弱不定。暗苔幽径。别是清凉境。幽径:幽深的小道。别是:另有一番。清凉境:清新凉爽的境界。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凭栏:倚在横木栏杆上。夜半:半夜时分。凭栏:靠在栏杆上。一院梧桐影。梧桐树的影子投在地上或墙上。 【赏析】 《点绛唇·露重秋初》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建阳道中时所作。上片写立夏时节,暮潮退尽,兰桡荡漾,啼鹃声中,春意盎然。下片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江南水乡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切,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注释】: 1.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齐天乐慢”、“秋蕊香令”等。 2.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开始。 3. 兰桡(ráo)
水龙吟 几番微雨微寒,禁烟节近新晴矣。 游丝趁暖,残红铺径,树头青子。 镜匣凝尘,绣帘垂画,有人独自。 更莺慵燕懒,春光几许,愁中过,三之二。 锦字鱼书难寄。 负西园、东风桃李。 高台芳榭,清游正畅,忍摇征辔。 楼外斜阳,堤边芳草,一江春水。 念天涯此际,深情远恨,万重千里。 注释: - 几番微雨微寒:多次的微细的雨和寒冷的感觉。 - 禁烟节近新晴矣:禁烟的日子快到了,天气也放晴了。 -
【注释】 飞絮:杨柳的柳絮随风飘扬。荼蘼(túmí):一种植物,其果实可食。着:开花。莺:黄鹂鸟。太匆匆:太匆促了。寒生壁:寒冷侵袭墙壁。人定:指晚上人已入睡。一灯红:一盏孤灯尚在闪烁。离情:离别时的情怀。 【赏析】 “绿杨三月成飞絮,散入闲庭院宇”,这是一首写春暮景色的词。春天过去,杨柳飘飞着如雪的柳絮;春意已经消逝,庭院中一片空寂。这两句描写的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象,给人以春尽花落
【注释】: 兰舟催泊(兰舟指小船):催促小舟靠岸,泊船。兰舟,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小巧玲珑的小船。 风静潮初落:风吹浪静,潮水开始退去。 正是客怀无处著:正因这样,我的客中思绪无法寄托。客怀,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无处着”,无处安放。 那更暝烟残角:更何况是傍晚烟雾朦胧的景色和断断续续的号角声。暝烟,黄昏的烟雾。残角,断续的角声。 纱窗闲锁屏山:纱窗轻轻锁上,屏风上雕饰的山形被遮住了。
柳梢青 听虫 井上萤飞,树头云静,何处秋声。 床下听来,草根吟出,一片离情。 梦回月转闲庭。 酒醒后、凄凄四更。 蕉叶阴中,梧桐影里,露冷风清。 译文: 井上的萤火虫在飞舞,树上的白云静静地飘动,这寂静的夜晚,我听到了哪里传来了秋天的声音? 我在床下倾听,从草根中吟唱出来的是一片离愁别绪。 夜深人静时,我梦回庭院,月光如水般流转,四周空无一人。 酒醒之后,我感到凄凉,深夜时分,我独自一人
【解析】 此题考核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词语的正确写法:重门、催、短、芦汀烟渚、衰柳残杨等。 【答案】 重门半掩清秋节,孤帆角声催去。 金鸭香微,银屏梦短,一种伤离情绪。 芦汀烟渚。 记衰柳残 杨,长亭初暮。 漫倚高楼,乱云遮断去时路。 依然秋色如许。 更归鸦几点,飞绕疏树。
秦楼月 寒漏寂,月明风满梅花笛。梅花笛,江南春色,曲中◇得。一襟离思谁能识。故园应怨无消息。无消息,画楼今夜,黛眉凝碧。 译文: 寂静的夜晚,寒气渗透了时间的缝隙。月光洒满大地,微风带着梅花的香气。那悠扬的笛声仿佛在诉说着江南的春色,让人陶醉。然而,那些思念的人却无法理解我的孤独和寂寞,只能在心底默默承受。 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很久了,不知道故乡的亲人是否还在等待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