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鹤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 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注释译文: -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词的上片开头两句描写了黄鹤楼上的景象,通过“塞鸿”和“清秋暮”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深秋时节萧瑟、凄清的气氛,给人以深深的哀愁感。 - 人立斜阳渡:词的下片开头两句描述了人物在斜阳下独自站立的情景,表达了孤独和寂寥的情感。 - 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
纤云散尽蝉声歇。一杯自酹团圆月。人在小层楼。 星河处处秋。阑干清影满,光近嫦娥远。来岁复如何?去年风雨多。 注释: - 纤云散尽:形容天空的云彩已经散去。 - 蝉声歇:蝉鸣声停止,指夏天即将过去。 - 一杯自酹:用酒杯自己向月亮祭祀,表示祭奠之意。 - 人在小层楼:指人正在楼上,楼较小。 - 星河:银河,这里指天上的星星。 - 阑干清影满:形容栏杆上的影子清晰可见。 - 光近嫦娥远
长天过雨尘氛少,遥峰正衔西景。写倦黄庭,翻馀秋水,半榻茶烟人静。轻衫笠冷。趁满目烟霞,怡神适兴。万壑松涛,翠阴吹下羽衣影。 注释:经过一场大雨之后,天空显得更加清新明亮,远处的山峰正在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我正坐在书房里,手拿笔墨,准备写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我感到有些疲倦,于是放下手中的笔,靠在窗边欣赏眼前的美景。 翛然倚风长唳,亭亭尘外表,吟韵相应。珠树秋寒,瑶台夜永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口:《漱玉词》中“口”字开头的词,皆为《漱玉词》作者李清照所作词。此处应为第一首。 薄染:浅淡地涂抹。轻朱:指胭脂粉。 艳传:形容美艳如花。樊素:唐时美女樊素。 一点红凝:指胭脂的颜色鲜艳如血。 爱杏花楼畔:指爱在杏花盛开的季节。杏花楼:即“杏花楼”,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建。 吹箫气怯:形容女子吹箫的声音娇柔细腻,好像害怕的样子。 海棠风里
【注释】 点绛唇 · 杨花:词牌名 啼老莺声,乱飘晴雪无人径。小阑闲凭。扑袖东风冷。 冉冉蒙蒙,昼永垂帘静。慵难整。雨馀烟暝。一片春愁影。 【赏析】 《杨花》是柳永在扬州任上所作。词的开头写景,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的景象。“啼老莺声,乱飘晴雪无人径”,描写了春日黄昏时分,黄莺啼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雪一般飘洒在无人的小径上。这里的“啼老莺”和“乱飘晴雪”都是对杨花的拟人化描述。“小阑闲凭
诗句释义: 新栽的小槐树绿油油、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荧光。在寒冷的夜晚,银色的屏风显得格外冷清,微弱的炉烟轻轻飘散。随着时光的流逝,滴答的时钟声渐渐消逝,只剩下雨声在耳边回荡。蜡烛的光芒闪烁着,好像在用泪珠擦拭。白云不知何时会停止,视线所及之处,只有归鸿的翅膀映入眼帘。今夜将乘着船帆远行,面对乱山重重,不知道前方有多少层叠嶂。 译文: 新栽的小槐树绿得发亮,仿佛带着一层晶莹的水珠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拈花微笑图。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图画,后两句是作者对这幅图画的题咏。第一、二句“几叶华严,五千道德,今归一家”是说图中所绘的佛像,是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化身,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第三、四句“喜丹炉烧罢,长留诗卷,蒲团坐破,不著袈裟”是说这幅图描绘了佛陀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口吐真言,手结法印的修行场景,表达了观者对佛陀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五、六句“称意如斯
诗句释义: 1. 云母裁成,春冰碾就,裹住葱尖。 注释:用云母和春冰制成,像葱尖一样的形状。 2. 忆绿窗人静,兰汤悄试,银屏风细,绛腊轻弹。 注释:回忆起绿窗中静悄悄的,偷偷试穿衣服的场景,银色屏风细致,红色蜡烛轻轻摇晃。 3. 爱染仙葩,偶挑香粉,点上些儿玳瑁斑。 注释:喜爱染色的花朵,偶尔挑选香粉,点缀着些许玳瑁斑。 4. 支颐久,有一痕钩影,斜印腮间。 注释:长时间地支撑着头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小庭深处。双燕窥帘语。柳到春阑无意绪。禁不住东风絮。 杏梢残日啼莺,池塘草暖烟生。却忆年时景况,满城疏雨清明节。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起首两句“小庭深处。双燕窥帘语”,写词人独自在庭院里,看到两只燕子在帘缝里窃窃私语。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图画,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柳到春阑无意绪”则转入对春天的描绘。春去夏来
酥雨匀来,萋萋先遍江南地。杏花风细。漠漠和烟翠。 燕子归来,休向高楼倚。斜阳里。天涯无际。离恨年年起。 注释: - 酥雨匀来:形容细密的春雨均匀地落下。 - 萋萋:茂盛的样子。 - 杏花风细:春风温柔,吹过杏花时,花瓣随风轻轻飘落。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天涯无际:形容距离遥远,看不到边界。 赏析: 这首《点绛唇·草》是宋代诗人晏殊的词作。全词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