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笑两飘萍,絮语连宵到晓星。
衰朽吾惭照夜白,俊才弟似海东青。
危炊久淅矛头米,短剑今来老上庭。
无限泪河流不尽,未干蜡炬共荧荧。
和幼梅抵临榆见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幼梅抵临榆见呈》是清代诗人孙起栋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见的情景以及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孙起栋,字天擎,号白沙,是一位清代诗人,其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和幼梅抵临榆见呈》作为其中之一,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被广泛传颂,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而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
这首诗作以“和幼梅抵临榆见呈”为题,通过对友人相见情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中“相逢一笑两飘萍,絮语连宵到晓星。”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色中畅谈至晓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心灵的契合。这种真挚的情感交流,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相遇,也是心灵相通的最佳证明。
诗中还涉及了对时间流逝、人生老去的深刻感悟。如“衰朽吾惭照夜白,俊才弟似海东青。”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衰老的无奈,也表达了对于才华横溢的弟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幼梅抵临榆见呈》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文化现象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文化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