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颍上王晋斋令长

我有故人潞河涘,不见紫芝历三纪。
俟河之清寿几何,川原浩浩沈双鲤。
昨来倏遇城南杜,名父之子来古戍。
为讯东床王会稽,覼缕粗得知其故。
栖枳鸾凤亦不辞,身骑土牛又何迟。
将毋誓墓如羲之,贪冒苟进非所期。
祥符相握天下砥,东南民力叹竭矣。
一命爱物必有济,矧乃郎官宰百里。
六一翁与玉局翁,聚星禁体雪花中。
廿年清颍落君手,知余赋笔声摩空。
我来卅载坠苦海,桐根半死嗟犹在。
埋愁无地鬓毛空,惟有恒河性未改。
却忆玉堂金马客,回翔久绊王乔舄。
念我虚吟绛蜡红,只今未许乌头白。
我有敝帚千金赏,欲付梓人劳怅望。
有大力者负之趋,得不飞书去颍上。
此生归路转茫然,狐豹丘山绝可怜。
何日与君赋泛颍,相将轰醉西湖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颍上王晋斋令长》是清代诗人孙起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我有故人潞河涘,不见紫芝历三纪。
  • 俟河之清寿几何,川原浩浩沈双鲤。
  • 昨来倏遇城南杜,名父之子来古戍。
  • 为讯东床王会稽,覼缕粗得知其故。
  • 栖枳鸾凤亦不辞,身骑土牛又何迟。
  • 将毋誓墓如羲之,贪冒苟进非所期。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通过对友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感慨。诗中通过“不见紫芝”和“俟河之清”等典故,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1. 艺术手法
  • 在艺术手法上,诗采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例如,通过“栖枳鸾凤”与“名父之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态度的反思;通过“栖枳鸾凤亦不辞”和“身骑土牛又何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坚持。
  1. 语言风格
  • 孙起栋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他的诗句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能够很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同时,他也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1. 历史背景
  • 根据现存资料,孙起栋生活在清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寄颍上王晋斋令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对于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具有重要意义。
  1. 文化价值
  • 《寄颍上王晋斋令长》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的窗口。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也能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寄颍上王晋斋令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孙起栋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刻感受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