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感怀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
小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感怀》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孤独无依、思念家乡的情感。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唐多令 · 感怀》:

  1. 创作背景:词作创作于明朝晚期,当时内外交困的社会状况为徐灿的感慨和反思提供了土壤。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个人的命运也显得尤为脆弱。

  2. 艺术风格:此词的艺术风格深受宋代词风影响,上片借景抒情,用景物描绘来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思乡之情;下片则笔锋一转,通过借用古人诗句和回忆往事的方式,抒发了更为深沉的情感和感慨。

  3. 情感寄托:在这首词中,“孤寂无依”和“思念家乡”的主题贯穿始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词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唐多令·感怀》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徐灿成功地将个人与国家、历史紧密相连,展现出词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词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