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何争半日停,暂将蜑室作邮亭。
雾沈秋嶂晓风毒,雨过海滩云气鯹。
万里浪边来视事,一条沙外去扬舲。
重阳节近休回首,那得登台醉不醒!
三林海上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三林海上即事》是清代诗人孙元衡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以及渔民日常的生活状态,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对比,展现了海上生活的宁静与坚韧。
诗的原文如下:
天外何争半日停,暂将蜑室作邮亭。
雾沈秋嶂晓风毒,雨过海滩云气腥。
万里浪边来视事,一条沙外去扬舲(此地铁沙一線,舟觸之立敗)。
重阳节近休回首,那得登台醉不醒。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景象。诗的首句“天外何争半日停”,表达了海上太阳升起后,天空仿佛静止,时间也变得缓慢的意境。次句“暂将蜑室作邮亭”,则展示了海上渔民临时搭建的简陋住所——蜑室,被用作临时的办公或通讯场所。随后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晨景与劳作场景,既有大自然的壮丽,也有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最后两句则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三林海上即事》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古诗,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与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海洋意识,以及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