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潘忠定公废园同吴竹屿张少华赵璞函作

空林微雨落花红,昔日繁华似梦中。
依旧玲珑一片石,更无人倚笑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潘忠定公废园同吴竹屿张少华赵璞函作》是清代诗人徐兆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昔日辉煌已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徐兆魁:字书城,号淡崖,上海人,为清代诗人,有诗集《遄喜堂诗集》。
  • 作品创作:徐兆魁以这首《过潘忠定公废园同吴竹屿张少华赵璞函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遗迹的深沉情感。
  1. 诗作原文
  • 空林微雨落花红:“空林微雨落花红”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庭院之中落花满地、微雨轻扬的生动景象。
  • 昔日繁华似梦中: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如同一场梦般遥不可及。
  • 依旧玲珑一片石:“依旧玲珑一片石”意味着尽管一切都已改变,但这片石仍保留着当年的精致与美丽。
  • 更无人倚笑春风:最后一句“更无人倚笑春风”,则流露出一种寂寞与落寞的情绪,无人欣赏,无人陪伴,只有春风在空旷的庭院中轻轻吹拂。
  1. 诗歌主题
  • 怀旧与哀愁:通过对潘忠定公废园的描述,徐兆魁表达了对过往荣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沧桑的感叹。
  • 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诗句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如何演变。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空林微雨落花红”等句子用词精炼,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描述的场景之中。
  • 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景物,更是通过景物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过潘忠定公废园同吴竹屿张少华赵璞函作》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和历史沉思的作品。徐兆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让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中的美景,更能体会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徐兆魁文学成就的体现,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