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 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来

忆来时点屟向回廊,低声怕郎知。喜笼灯渐近,金铃小犬,吠傍琼帷。恼煞兰姨憨笑,玉手卷帘迟。行过阴丛里,花影参差。
已是秋千力困,又累卿纤步,百尺楼梯。说弓鞋未绣,明日踏青期。被阑角尖风欺负,忍春寒只著茜罗衣。却赢得茜纱裙幅,微渍香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该词的原文及其赏析:

八声甘州  
子瞻席上作  
有客乘舸,泛五湖烟浪,相与为乐。风月无边,人在蓬壶清浅处。水底金盘百级,似星汉、平铺秋浦。山万叠,楼台缥缈,如画非雾。  
  
记我同游,曾陪胜赏,几度夕阳红雨。玉佩丁东,空叹岁华如许。今夕知谁共饮,甚长笛、声随云去。应暗想,江头明镜,翠鬟人妒。  

词句解析

  • “有客乘舸,泛五湖烟浪”:形容客人乘坐小船在五湖(太湖)上泛舟,享受着湖上风光。
  • “风月无边,人在蓬壶清浅处”:意指在风月无边的自然景色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蓬壶则是指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 “水底金盘百级,似星汉、平铺秋浦”:比喻水底下仿佛有一座金色的盘子,层层台阶如同银河一般平展开来,秋天的水边景色宛如画卷。
  • “山万叠,楼台缥缈,如画非雾”:山峰重叠,楼台若隐若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又像是云雾缭绕的景象。
  • “记我同游,曾陪胜赏,几度夕阳红雨”:回忆我们一起游览时的美景,我们共同欣赏过夕阳下的红霞。
  • “玉佩丁东,空叹岁华如许”:佩戴着玉石饰品的人已经离去,只留下叹息岁月流逝的声音。
  • “今夕知谁共饮,甚长笛、声随云去”:今夜知道谁会和我一起饮酒?笛声随着飘渺的云朵消散了。
  • “应暗想,江头明镜,翠鬟人妒”:心中暗自思念,江边的明月和镜子里的美人,都被这美好的景致所吸引,以至于产生了嫉妒之情。

作品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排挤,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在这段艰难岁月中,他与好友李之仪等人结社游历,共度时光。本篇即为其中一次游历中所作的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