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去时伸指向明蟾,蕙约订初弦。把鸾据轻拂,螺鬟重整,留赠花钿。夜雨替人垂泪,侵晓尚绵绵。忘却香罗帕,粉印依然。
翻嘱檀奴珍重,漫相思成病,累我心悬。正秋波斜转,佯笑慰离筵。偏忍使阿娘待久,只低头小语故迟延。更携手要渠亲送,扶上归船。
【注释】
八声甘州:曲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
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来:子大丈请我参与湘社的集体赋诗,赋词《六忆》。
湘社:指南宋时湖南长沙人周敦颐、胡宏、张栻等人所组成的理学社团。
效:仿制,仿效。
“蕙约”句:指他们之间订下的相会之约。蕙约:《诗经·卫风·氓》中有“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朱熹集传:“言其人之未定也,而其情已专矣。”初弦:月亮初升时的上弦月。
鸾据:用鸾鸟作比喻,形容女子仪态端庄。轻拂:轻轻地抚摸。
螺鬟:发髻。
香罗帕:绣有香气的丝帕。
粉印:胭脂印。
檀奴:檀木做的梳子。
秋波:秋水般的眼波。斜转:目光向一边转动。佯笑:装出笑容。
阿娘:母亲。待久:等得很久。
小语:低声说话。故迟延:故意说得慢一些。
要渠亲送:要他亲自送你回去。扶上归船:扶着你回到船上。
【赏析】
《八声甘州·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来》,是一首写男女离别相思的词。全词以湘妃对舜帝的怀念起笔,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再由己及物,描写了湘江女子对情人的一片深情,表现了真挚动人的恋情。
上片开头三句,写男子与女子分别时的情景。“去时”二句,写男子去时的情景,把“初弦”月比作“明蟾”(圆月),表明时间是在月夜。“把鸾据轻拂,螺鬟重整”二句,写女子送别男子时的情景。她轻轻地抚摸着鸾鸟,整理着自己的头发,留赠给男子。
下片开头三句,写女子送别男子时的眼泪流个不停,连天晓时还在不停地流泪。“忘却香罗帕,粉印依然”二句,写男子离开女子后的思念之情。他把女子留下的香罗帕遗忘在一边,而那香罗帕上的胭脂印迹却依然存在,说明自己对她的感情是多么深挚。
过片三句,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他翻嘱妻子(檀奴)、儿子(檀奴之子)要她多保重身体,不要过于忧伤。同时,又因担心自己会因病而耽误了与情人的相聚,心中忧虑不已。“正秋波斜转,佯笑慰离筵”两句,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安慰。她在丈夫离去后,一直苦苦等待,终于等到男子回来时,便假装笑容以慰藉丈夫的离愁别恨,并故意让丈夫看到自己久等而未回的情景,让他感到内疚。“偏忍使阿娘待久”,“更携手要渠亲送”,则是她不忍让丈夫久等,便故意让丈夫多等一会儿,好让他亲眼看着自己送他回去。
这首词通过男女之间的相互思念和体贴,表现了一种深沉的爱情,语言婉约,感情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