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

下田岁不登,所利惟稻秫。
居人悉地力,种十居六七。
西成傲百谷,暵乾遑不恤。
莎草秋狼籍,牛豕各纷出。
牧人随牧踪,夜不问庐室。
中杂鸥凫乱,唱和自俦匹。
我行水田中,田水溅我膝。
回观所历空,顿使城郭失。
远树界周遭,望尽天水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风雨中行走十五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湾(701年—751年),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和表达隐逸情怀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王湾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广泛赞誉,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作原文
  • 天长水阔无涯色,雨后湖山更秀美。
  • 风轻云淡映舟影,十五里路行且醉。
  • 渔家乐处显幽情,孤舟蓑笠翁自归。
  1. 诗意解析
  • 首联“天长水阔无涯色”: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湖面景象,无边无际的水色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辽阔与宁静。这句诗通过色彩和空间的广阔来渲染气氛,为后续的自然景观铺垫背景。
  • 颔联“雨后湖山更秀美”:描述了风雨过后的湖山景色,雨珠滴落在湖面上,使得原本就秀美的湖山更加生动,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 颈联“风轻云淡映舟影”:描绘了微风轻拂、天空云朵淡淡的情景下,船影摇曳的画面,给人以静谧而又动态之美的感受。
  • 尾联“渔家乐处显幽情”:通过渔民的欢乐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愉悦。渔家的乐声和渔具的影子成为这个场景的一部分,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末联“孤舟蓑笠翁自归”:描述了一个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归航的场景。这既是对前面风景的收尾,也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艺术手法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简洁凝练,节奏明快,非常适合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天长水阔与雨后湖山)、拟人(风轻云淡)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在结构上,首两句设定了整个场景的背景,中间三句详细描绘了景色的细节,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和情感归宿,使整首诗浑然一体。

‘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抒发诗人情感的佳作。王湾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