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乡望

才值暮春天。暖气侵入懒著棉。闲倚妆楼无个事,移肩。卷幔青青草色鲜。
隔岸酒旗偏。半枕垂杨半枕烟。遥望夕阳红处也,桥边。一对黛黄小犊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乡望》是清代徐元瑞所作一首词。这首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其文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人生感悟。

徐元瑞是江苏江都人,以女性身份著称于世,她的才情和聪慧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影响。作为一位通音律的女诗人,她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便显露出诗才,并通晓音律。她不仅在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还擅长填词,这在当时的女性文学家中实属罕见。她的《南乡子·乡望》便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佳作之一。

《南乡子·乡望》全文如下:

才值暮春天。暖气侵入懒著棉。闲倚妆楼无个事,移肩。卷幔青青草色鲜。隔岸酒旗偏。半枕垂杨半枕烟。遥望夕阳红处也,桥边。一对黛黄小犊眠。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氛围中。词中的“才值暮春天”点明了时间,紧接着“暖气侵入懒著棉”,形象地表达了初春温暖的气息让人感到慵懒不愿动弹的心情。接下来的“闲倚妆楼无个事”,则展现了人物因天气宜人而选择悠闲倚靠的情景。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人物内心的闲适与放松。

接下来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情感氛围:

“卷幔青青草色鲜”描述了随着卷帘远眺,眼前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隔岸酒旗偏”,则是通过观察远处的景物——酒旗,引出了对远方风景的向往和遐想。这种通过近景描写引出远景的方式,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遥望夕阳红处也,桥边。一对黛黄小犊眠”,则是词作中的高潮部分。在这里,夕阳西下的景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一座古朴的桥梁,桥边,一对青灰色的小牛静静地卧着,似乎在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都在这和谐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安宁。

《南乡子·乡望》不仅是一首词作,它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词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了解到清代社会的一些面貌。对于爱好文学、历史的朋友来说,这首词不仅是欣赏的对象,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