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晚眺

夕阳零乱处,吟眺倚禅关。
吴楚青苍际,江天浩渺间。
花残三月寺,人醉六朝山。
好句求难得,低徊未肯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露寺晚眺”是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秋日登甘露寺晚眺》创作于元代,成廷圭的晚年生活经历了战乱与流离失所,这首诗作或许也是他心境的一种抒发。
  • 作者生平:成廷圭,字原常、元章或礼执,号居竹轩主人,芜城(今江苏南通)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读书人,擅长诗词,并且有《居竹轩集》这样的诗集传世。
  1. 作品原文
    醉里摩挲望眼开,江天寥落暗风埃。
    犹闻西府兵麾满,不见中原驿马来。
    今日贾生须痛哭,当时祖逖是英才。
    翩然一笑下山去,试看高僧话劫灰。

  2. 主题分析

  • 国家兴亡之叹:诗中的“贾生须痛哭”和“祖逖是英才”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通过“江天寥落”、“花残三月寺”等景象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艺术手法与表达技巧:成廷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例如,“夕阳零乱处,吟眺倚禅关”以及“吴楚青苍际,江天浩渺间”,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成廷圭的《秋日登甘露寺晚眺》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